竹溪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水坪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为主线,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从严管理党员干部队伍,深入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在建强支部堡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支部为引领,以产业富民为目标,以特色生态产业发展为举措,不断激活党建生产力,产业发展让人耳目一新。
从严管理筑堡垒
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双十星争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的观念、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抓好2019年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巩固提升,抓实2020年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转化,擦亮“双建双培双带”党建品牌,抓两头,带中间,促均衡,提高全镇党建总体水平。
培源纳新强队伍
严格村干部日常管理。实行工作任务清单管理,每月下发工作提示,每月对村干部在岗履职、执行纪律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党建业务培训。目前已开展2次党建业务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发展党员工作集中培训,同时利用每月到村督导,进行现场指导,不断提升支部书记抓党建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积极培养后备干部。严格落实村级后备干部“选、管、育、用”培养机制,积极做好传帮带,加强对后备干部动态管理,确保后备干部力量充足、素质优良、机构合理。严格程序发展党员。严把质量关,注重发展年青党员,对连续2年未发展党员的重点贫困村、连续3年未发展党员的非重点村实行戴帽式发展。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做实“双十星”争创活动。分类做好党员日常管理,准确掌握流动党员信息,加强对失能党员的关怀力度,确保每名党员都处在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
党建引领兴产业
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以特色生态产业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带动产业扶贫,成功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兴产业,产业兴旺促脱贫”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食用菌产业加速发展。今年以来,全镇在大力发展脆李、山桐子、艾草、花椒、桑蚕等特色产业,巩固发展茶叶、核桃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继续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规模化、覆盖式发展。现已发展食用菌600万棒;引进专业合作社29家;新建“工厂化”生产基地1个、槐木料香菇种植科研基地1个;建出菇棚外棚架265亩;出菇棚架4035个;配套烘干设备180套;建成以瑞通保鲜储藏车间为主的保鲜储藏冷库5个,总容量1856立方,可同时保鲜储藏鲜菇40万斤。
旅游业火热发展。随着国内第二家老爷车博物馆、全球第一个夯土汽车博物馆(红色记忆博物馆)、夯土民居、油磨坊、七色花海等项目在向家汇村落地建成,桃花岛夯土小镇顺利开园,桃花岛片区再次掀起了旅游热潮。古韵十足的家庭式休闲民俗,多样的特色场馆,吃、住、行、游、娱、购一应俱全,完备的旅游设施,可看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为水坪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支部链上谋发展
该镇以“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三链”模式为抓手,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发展传统特色产业,着力走出一条支部引路、党员带富、群众参与、齐心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塔二湾村是水坪镇支部引领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该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由支部书记牵头,成立竹溪县塔二湾茶场、竹溪县同泉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带动农户大面积种植茶叶,现已成为全县有名的茶叶大村。全村发展茶叶达5000余亩,涌现出茶叶种植大户25户,培养输出茶叶技术员25人。配建高标准场房2000平方米,购进先进茶叶加工设备7台(套)。茶场年生产能力3万斤左右。全村基本上形成了“户户种茶、靠茶致富”的绿色产业化格局,茶场生产的“八宝箭茶”、“碧玉春毫”茶产品连年在省、市、县被评为优质茶称号,产品远销至十堰、武汉、西安等地。在唱响茶叶品牌基础上,村支部积极推进“绿色致富工程”,新建蔬菜大棚15个。全村逐步形成了以茶叶为主,蔬菜、牲猪、土鸡、牛为辅的“一主四辅”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户有3亩以上的高效速生茶园,户平1亩蔬菜园。(张娟、宋明艳)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