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下午,在水坪镇杜家沟村六组田间地头,随着最后一道田埂的重新划定,村民陶某与赵某长达十余日的土地纠纷画上圆满句号。这场因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矛盾,在镇村干部历时7天的温情调解下,最终以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达成和解。
事情源于春节返乡人员陶某的"寻地记"。2月5日,务工返乡的陶某向村委会反映,其八十年代由村委会协调获得、交由赵某代管的一亩承包地边界遭侵占。原来,2023年赵某为发展产业,经审批在陶某菜园入口处修筑产业路,陶某认定对方越界占用自家土地,双方争执不下。情绪激动之下,陶某甚至调来挖掘机欲断路维权,幸被及时赶到的村干部制止。
"调解组三进农家门,踏破田间草。"村书记明邦秀带领调解专班采取"背对背"调解法,先后3次入户倾听诉求,5次实地勘察。面对界畔湮灭、原始经手人离世等困局,调解组创新提出"以确权面积定分界"方案:在双方均认可"陶某实际享有1亩土地"的前提下,采取土地流转方式化解争议。经专业测绘,最终将0.98亩土地以书面协议形式明确流转给赵某使用。
"多亏干部们既讲法理又讲乡情。"签订协议时,赵某感慨道。调解过程中,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同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普法,村干部则用"六尺巷"典故唤醒邻里情谊。最终方案既保障了陶某的合法权益,也为赵某的产业路留出发展空间。
据悉,水坪镇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2023年以来已成功化解类似矛盾纠纷42起。镇综治办主任表示:"我们将继续践行'小事不出村'的承诺,用干部的'服务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目前,陶某已安心踏上返岗旅程,而赵某的产业路正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周元载)
( 责任编辑:涂慧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