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为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实践活动有关要求,全县各地扎实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规范试点扩面方法步骤,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参与,涌现出一批典型事例和特色经验做法。11月26日起,竹溪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栏目《共同缔造试点行》,将对全县320个行政村(社区)的共同缔造试点做法进行集中展示,为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增效贡献智慧和力量。
水坪镇大石门村1组:“推开一扇门”
水坪镇大石门村,位于竹溪县城东十公里处,紧邻346国道和高速路口,交通便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今年3月,大石门村一组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组开始蹲点办点。办点以来,工作组以群众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五共”理念为方法论,以发动群众自治自理,办好民生实事为落脚点,运用共同缔造“金钥匙”,解开群众“幸福锁”,推开大石门村的“幸福之门”。
“户户走到”解心结
推开邻里关系“和谐之门”
“这半年来,我们一起开展了包粽子、广场舞、讲故事等活动,困扰着我们的房产证也办下来了,现在我们这个小组其乐融融,就像一家人一样。”大石门村村民滕阿姨说道。
自3月20日试点启动后,工作组坚持线上线下“户户走到”全覆盖,通过3轮入户,全面摸清组内62户213名群众基本情况,先后收集个性问题20个、共性问题4个、解决即知即办问题12个。帮助群众解决办理房产证、调处矛盾等急难愁盼的需求,赢得群众支持。召开群众大会,推选出由5人组成的村民小组理事会。根据群众意愿,引导村民理事会组织邻里照料、包粽子、广场舞等群众活动。在活动中组建妇女小组、广场舞兴趣协会等群众组织,激发村组凝聚力。
“共商共建”聚民力
推开村庄环境“美丽之门”
“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建议被考虑、被采纳、被尊重,让我们意识到美丽家园是为自己而建,干劲更足了。”村民吴先生说道。
村民小组理事会成立后,工作组坚持把“话筒”交给群众,每一件村民普遍反映的共性问题,“办不办、谁来办、怎么办、怎么管”都由群众自己决定。形成一致意见后,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外出创业的成功人士也纷纷表示愿意支持家乡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困扰村民们多年的旧花坛影响通行问题、门前污水横流问题、墙面风化掉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组面貌焕然一新。
“三变改革”促振兴
推开共同富裕“发展之门”
“我们大石门村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悠久,资源物产丰富,现在把沉睡的资源唤醒,让青山变金山,受益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大石门村村民郭先生说道。
多次召开村组群众大会,将片区正在建设的内容让群众知晓。动员村民小组理事会选代表、找业态,建齐民宿、农家乐等配套产品供给。定规矩,建立村规民约,制定入股分红管理办法,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利益连结体。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吸纳市场主体、能人大户、乡贤人士参与村级运营管理,整合盘活林下苗木基地、闲置农房、烂尾楼房、山场、沼泽地、闲置空地等“沉睡资产”,实现“致富一批、带动一批、兜底一批”,让每个人都有获得感,让每个人都有参与度,实现共同富裕。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