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为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实践活动有关要求,全县各地扎实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规范试点扩面方法步骤,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参与,涌现出一批典型事例和特色经验做法。11月26日起,竹溪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栏目《共同缔造试点行》,将对全县320个行政村(社区)的共同缔造试点做法进行集中展示,为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增效贡献智慧和力量。
龙坝镇瓦楼沟村3组:凝心聚力画好共同缔造“同心圆”
龙坝镇瓦楼沟村3组地处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之畔,距镇政府2.5公里,距县城6公里,展现出一幅得天独厚的宜居乡村图景。辖区居住人口51户197人,其中常住人口46户181人,组内有中共党员4名,中心户长2人。
自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启动以来,该村组始终坚持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征集民意、汇集民力、凝聚民智,引导群众从“站着看”到“主动干”,让群众成为乡村的主人。
征集民意,办什么事大家说了算
“前期我们大家一起动手把村庄环境搞好了,接下来大家想办哪些事?”“广场内有些设施老化损坏了,应该进行维修换新。”“广场设施一般都是小孩子玩,我认为当前应该先解决我们晾晒衣被的问题,集中给大家安装晾衣杆。”“安装晾衣杆是件好事,我赞成!”一场院坝会上,瓦楼沟村3组村民小组理事会理事长王青艳正组织村民一同商议下一步亟待解决的民生实事,到场的百姓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踊跃发言、积极献策,最后全体群众形成一致意见,决定集中在3组广场安装晾衣杆。
自试点启动以来,这样的院坝会该村组已开展6场次,并通过两轮入户走访,累计收集群众诉求及意见建议20余条。由群众自己决定要办的事、自己商议解决办法,真正让群众当主角。
汇集民力,要办的事大家共同干
村民共同确定安装晾衣杆一事后,理事会成员坚持让群众全程参与,组织群众代表和村内安装老板叶师傅一起现场选定安装位置、测量安装长度,并由群众和叶师傅沟通选定晾衣杆材质材料。待叶师傅给出初步报价后,理事会又召集群众进行筹资。“安装晾衣杆真是给我们百姓解决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我愿意出资200元!”听到安装晾衣杆一事后,从农场退休的李尚高老两口非常高兴,并立刻拿出200元。“我年纪大了,没多少钱,但我愿意拿出20元出份力。”83岁的老党员谢志常虽年事已高,却表达了参与其中的热情。理事会成员刘丽艳因身患大病享受低保,近期又面临母亲患病住院的困境,但在安装晾衣杆这件事上,也是毅然拿出了100元……在3组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材料的出材料,仅一天时间就筹集到资金2000余元。
通过大家共同动手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筹资筹劳安装衣杆等实事小事,群众主人翁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也激发了更多群众的积极性。“听到大家反映广场上缺少文化活动设施的问题,我愿意把我家新买不久的篮球架捐赠出来放到广场上供孩子们一起玩。”面对村文化广场设施缺乏的问题,住在瓦楼沟村3组广场附近的杨勇主动找到理事会成员表示愿意将自己家价值一千多元的篮球架捐出。对于大家提出的交通道路旁鱼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鱼塘承包户李超及时将鱼塘转化为耕地。
凝聚民智,村内的事大家一起管
“晾衣杆安装后被小孩子破坏了怎么办?”“现在环境卫生、村庄绿化搞好了,但要是又被他人搞破坏,那不是白搞了。”针对群众许许多多的疑虑,瓦楼沟村按照“群众决策、群众执行、群众监督”的原则,通过召开院坝会、群众大会等让群众自己发表意见、民主修订真正接地气、聚民意、可操作的《村规民约》。
新制定的《村规民约》涵盖了学法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村风民俗、村容管理、邻里关系、文明新风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符合本村发展实际,着力推动解决村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群团组织反映的难点问题以及阻碍本村发展的痛点问题。
“现在的村规民约是在大家的意愿上修订的,大家都愿意一起管理和监督村内事务,不再是某一两个人的事情了。以前破坏苗木、乱扔垃圾这样的行为都没有人管,现在大家都能主动站出来制止了。”3组公益性岗位人员胡宗平说道。
如今,共同缔造的理念已经深入到瓦楼沟村每一个老百姓心中,积极提建议、大家一起干、事事有人管、好坏大家判、成果齐分享,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蓝图正在这里成为现实。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