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县医院院长助理、矫形外科主任吴华成
记者李著巧
他,时时刻刻用自己的方式呵护着患者的生命;他,日日夜夜用无言的大爱守望着无数个家庭的幸福;他,岁岁年年用精湛的医术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就是——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兼矫形外科主任吴华成。
正值而立之年的吴华成,毕业于郧阳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他既是我县首位脑外科专家,又是全县成功完成首例脊柱骨折AF内固定、脊柱滑脱RF内固定、全髋置换术的骨科专家。实施脑外手术约400例、骨外手术约3000例。
他先后获得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县医院“优秀科室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大爱,在“争分夺秒”中迸发
吴华成说,每治愈一位脑外伤患者他就如释重负。
这就是一种大爱,一种对人类生命的尊重与至爱。
吴华成所在的矫形外科,主要负责骨科、脑外科和烫烧伤的治疗,是一个集尖端科技、前沿理念、精湛医术于一体的“焦点科室”。凭着对医疗事业的钟爱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成功开辟了全县脑外科所有手术治疗的先河,擅长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的治疗和攻关,并以过硬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成为我县首位脑外科专家。
脑外科手术技术难度高、风险系数大、手术要求严、精准度要高。自县医院2002年开展脑外科手术以来,每年要收治300例左右的患者,近1/6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这也就意味着他每年要开展近50例的脑外科手术。2002年9月的一个夜晚,他收治了来自洛河的两例生命垂危的脑外伤患者,如果不及时为患者施以手术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时医院开颅设备极其有限,他就大胆运用院里仅有的“开颅钻”,与科室的医生们一道为周姓和张姓患者实施了手术,将两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2004年他回访时,这两位病人已经完全恢复了劳动能力。
他有一个信念叫争分夺秒。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吴华成总结了这样一句话:“救治脑外伤患者必须争分夺秒,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吴华成不仅要求自己做到,更是要求他的团队严格做到。脑外伤病人争取治疗时间极其重要,早一分一秒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对此,县国土资源局干部汤某感触最深。去年11月的一天夜里,35岁的汤某突然晕倒,人事不知。他的家人直接将电话打给吴华成,请他“想办法救人”。吴华成接过电话后,立即起床直奔医院,通过检查,发现病人小脑出血量达40ml,情况非常紧急:像这种情况在县医院治疗风险极大,送市医院治疗时间不允许,怎么办?为了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吴华成果断决定:一边开颅清除血肿,一边联系太和医院教授前来支援。从凌晨2点钟开始做手术,一直做到早上8点钟,太和医院教授来了之后首先向吴华成竖起了大姆指说:“幸亏及时开颅清除血肿,如果再晚几分钟施行手术,恐怕就无回天之力了。”手术三天后,汤某有了自主呼吸,生命体征逐步恢复正常,现在已经可以行走了。这是吴华成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一个奇迹。
他有一种动力叫携手共进。吴华成至今还记得,他与县医院院长肖祖卫合作,成功为丰溪镇妇女蒋某切除颞部脑肿瘤的情形:当时病人来院确诊后,因家里无钱准备放弃治疗时,是吴华成与肖祖卫一起说服患者家人,在没有交费的情况下,先行为病人做手术,手术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下午3点,病人术后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都恢复如常。
青春,在“妙手回春”上求索
吴华成说,每看到一个骨伤病人能够恢复正常的功能,他就有一种成就感。
“妙手回春”是人们称赞医生医术高明,所以,用在吴华成的身上恰如其分。参加工作十五年,他从最开始的大外科住院医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院领导岗位,且担任了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科室主任,成功完成了全县首例脊柱骨折AF内固定、首例脊柱滑脱RF内固定、首例全髋置换术等技术难度和精确度极高的医疗手术,深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在吴华成的办公室里,办公桌上堆放着一本本厚厚的医学书籍,在每一本书的很多页面上都作满了学习记号和标注,足以可见他对学习的执着。多年来,吴华成潜心研究骨伤、骨病、骨关节等病的治疗,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从吴华成担任科室主任以来,矫形外科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医疗安全事故。他和他的团队一举将矫形外科推向了全市二甲医院的前列。
吴华成始终不忘肩负责任,始终把患者当亲人。他的办公室紧邻医院集中收治、监护危重病人的ICU病房。他每天都要与这些危重病人“打交道”,直到这些病人出院为止。但他年复一年从不言悔,从不言累,从不言退。在矫形外科病房里,一位来自陕西省安康市兰高县的柳姓妇女,4月28日做了全髋置换术,吴华成每天都要几次到病床前为她做腿部按摩和功能调整,并手把手地教她丈夫如何配合医生为患者作一些日常的护理。感动的患者逢人就夸:“吴医生可是个大好人啦,不光手术过得硬,而且时时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一个外地人来这治病,他都把我们当亲人一样,叫我们咋感谢得起哟!”
骨科疾病大都关系到人体的相关运动功能。脊椎手术就是高难度、高精确度的手术,而且脊椎椎管内分布着支配人体的丰富的神经系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损伤神经,造成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吴华成养成了一个习惯:在每次为病人实施手术前,他都会认真地先看一遍理论方案,边看边思考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再思考和研究有针对性地治疗措施,以确保医疗安全。他先后为多名脊椎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矫正,而且愈后效果很好。患者刘某,因为吴华成手术治愈了他多年烦心的脊椎病,而专门登门送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锦旗,以表谢意。
奉献,在无影灯下的付出
吴华成说,每当他看到一位又一位患者痛苦而来、笑脸而去的时候,他觉得他的心血没有白费。
作为一名医生,吴华成真正做到腿勤、嘴勤、手勤和脑勤,特别是在医患沟通上能力过人。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他以特有的亲和力和独到的感染力,在实施各种手术治疗前与患者的家属谈心、谈手术方案、谈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用心灵的沟通取得家属理解和支持,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为一名医生,吴华成也有愧对亲人的时候。每年春节,他所分管的急诊室是工作最忙的时候,有时赶上脑外和骨外手术的病人,他则与科室的医生们一起通宵达旦地工作,连团年饭也顾不上吃,更不用说陪父母、妻子、女儿一起“守岁”了。他9岁的女儿经常放学了在手术室外等他,但从来不吵不闹。吴华成说,他也想做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女儿的好爸爸,但是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就必须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
在吴华成的“词典”里没有“害怕”这个词,他从来不怕担风险,从来不推卸责任。面对病人,只要一线救治的希望,他就会尽100%的努力去医治;只要病人有所求,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作为脑外和骨外的医生,他有时也承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为病人实施手术后他会一个人出去走走,或者与妻子一起说说手术的情况,或者与同事一起讨论一下手术的成功率,以此来排解心里压力。
探索无止境,奋斗无穷期。吴华成从一名普通的医生开始做起,十五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是那么踏实;十五年里,他作为业务骨干被派往太和医院骨外科和脑外科进修学习两年,并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院管理及科主任MHA研修;十五年里,他凭着自己的高明医术为无数患者解除痛苦,把无影灯下的手术台变成了人生的大舞台,挥洒着自己无悔的青春。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