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自来水公司2010年度专项奖励获奖人物风采录

时间:2011-02-23 08:26:04      字体:  打印  播放

2010年维护集体利益奖获得者肖功应


肖功应同志在收费室主任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多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和他所带领的收费团队连续四年实现了水费收入的增长。
2010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们启动了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这是一项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崭新工作,有人曾经预言,在竹溪目前的环境下,污水处理费是不可能征收到位的。2010年的最后一天,肖功应和他的同事们把一个雄辩的数字写进了县财政专户的档案里。他们超额完成污水处理费征收任务,征收面达到96%,基本实现了应收尽收。
圆满完成任务的背后,有着太多的心酸、委屈、艰辛和困惑。群众的不解、误会、抵触,曾经让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举步维艰;“7.18”特大洪水灾害对污水收集系统的毁灭性破坏更让收费工作走到了谷底,一度对水费收入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的同志在困难面前,有过迷茫、有过动摇,甚至有人提出放弃。但是,在收费室里有一个人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只要是接受了的任务,再苦再难,也要完成它。他就是肖功应。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只能耐心地解释;面对少数用户的责难、谩骂,他只能克制容忍;对无知者他动之以情、对无理者他晓之以理。因为在他的心里,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不仅关系到国家法律的权威,更关系着竹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不仅关系到南水北调的质量,更关系着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什么是利益?环境保护就是人民群众最大的利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肖功应是一个忠实而又勤恳的坚守者、维护者。

2010年度超产标兵奖获得者朱仕琴


2007年,她从公司办公室调到收费室工作。那时候的她对收费工作的所有环节都是陌生的,不知道用户水表的位置、不知道用户用水的性质、不知道怎样解释水法律法规、不知道怎样使用抄表、统计的设备。
三年过去了。时间磨砺并见证了她的成长:收费工作让她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收费工作也让她收获了事业成功的喜悦。2010年,她所在的小组完成水费收入39万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近5万元,在收费室各个小组中位列第一。
从最后一个进入收费行列,到第一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朱仕琴完成了事业上的一次重要的弯道超越。成功来源于她的责任心,她知道,在当下的供水行业管理体制下,水费收入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经济支撑,没有水费收入,饮水安全、经济效益、职工待遇这一切都是一句空话。成功来源于她的勤奋,都知道收费工作必须做到“嘴勤、腿勤、手勤”。可是,只有把这“三勤”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人,才有可能把收费工作做到最好。朱仕琴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人。
为了弘扬这种敢于挑战自我、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公司把2010年的超产标兵奖授予朱仕琴。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向朱仕琴同志一样在城区供水事业的艰苦道路上奋勇前行。

2010年度文明新风奖获得者王进朝


这是一个“80后”的青年,2008年参加供水工作,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使他已经没有了很多“80后”年轻人的狂躁、浅薄和叛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诚实、谦逊、阳光的小伙子。
维修工作是一座桥梁,它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牵着百姓。维修工作是一面镜子,我们的服务对象天天拿着它在检验和审视我们的工作成效,它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又关乎企业的形象声誉。搞好维修工作,不仅需要一手过硬的技艺,更需要博大的胸怀。只有把老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才能做好维修工作。多少年来,有人在维修工作的岗位上跌倒了;有人从维修岗位上退缩了,还有人在维修岗位上给公司的形象名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007年,公司提出的《维修服务承诺》,第一次真正把维修工作展示在阳光之下,城区近十万双用户的眼睛一起聚焦在公司的维修工作上。王进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维修工作岗位的。
这是一个爱岗敬业的青年,他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没有任何功利色彩;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青年,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已经取得了国家人社部颁发的中级技能资质证书;这还是一个奋发有为的青年,2010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用心守护着他们的饮水安全;他用行动在老百姓的心里塑造并丰满着我们所有供水人的形象。在2010年公司对维修工作的回访中,王进朝同志的群众满意率为100%。特别是在“7.18”临时供水和灾后恢复工作中,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无不对其交口称赞。自独立操作以来,他还一直保持着返修率为零的纪录。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一个人,我们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因为一个人把公司对百姓的承诺兑现到了行动上,我们得到了百姓的信任,这个人,就是以王进朝为代表的正在成长的新一代的供水人。我们为此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2010年度文明新风奖获得者刘冬梅


今年的文明新风奖,公司决定破例增加一个名额,并把它授予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收费窗口的刘冬梅同志。
文明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可以感染的,也是可以传播的。这种力量,有时可以立竿见影,有时可以润物无声,有时甚至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刘冬梅同志在收费窗口的工作中,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文明的使者去严格要求并身体力行的。在与用户交往的过程中,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她有求必应,对公司规定的文明忌语她守口如瓶。2010年,没有一例投诉事件发生在刘冬梅同志身上。良好的态度、热情的服务也换来了群众对她的亲近和支持。2010年,她一个人收取入库的水费即达136万元。
愿你们的道德更高尚,愿你们的文明精神更充盈,愿你们的人格更完善。愿我们在文明的旗帜下携手并肩,竭忠尽智,为创造城区供水工作的新辉煌而不懈努力。

2010年度技术革新奖获得者何衍朝


他是公司年长的在册职工之一,他没有接受过任何高等教育,也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他没有值得炫耀的文凭,也没有任何官方承认的资质。但是,这些都从来没有影响和限制他对供水事业的热爱,没有阻挡他在供水工作中孜孜以求、探索前进的步伐。
自2008年公司设立专项奖励以来,他是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获此殊荣的人物。制水工艺中从原水输入到成品水出厂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烂熟于心,制水设备的每一个构件仿佛都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他已经把生命融入了崇高的供水事业。
他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在许多人高枕无忧的时候,他能够敏锐地预见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问题;在许多人束手无策的时候,他能够把深思熟虑的技术成果运用到制水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