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杯”征文选登④:人生需要一缕风

时间:2014-07-25 08:30:42      字体:  打印  播放
——浅谈家风家训

赵倩

有人说过,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家风家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华五千多年的璀璨历史,涌现出无数名人名家,而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良好的家教。优秀的家风家训犹如一缕清风,沁人心脾,助人成长。
被世人尊称为“亚圣”的孟子,出名的不仅是他的儒家思想,还有他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而孟母断织戒子,教育孩子做事要认真严谨,最终使得孟子矫枉过正成为大家的故事也令人印象深刻。孟母的克勤克俭、坚守志节,教育孩子中注重“言教”和“身教”的智慧,让孟子在这一缕温暖的家风中长大成才。
前几年热播的《乔家大院》还原了一代儒商乔致庸的商海传奇。作为清朝赫赫有名的大商人,他不但深谙经商之道,而且也是治家的个中翘楚。《朱子治家格言》是其儿孙们启蒙的必读课,并且他还让人写在屏风上,以作平日之鉴。乔致庸还把他自己拟撰的对联找人写好刻就,挂在内宅门上,最出名的莫过于“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食非惜银财,缘惜福”。这副联语实际上就是乔致庸掌门时的家训,其主旨有四:一、要不忘祖训,奋发图强;二、要持盈保泰,视有若虚;三、要临深履薄,勤俭用度;四、要勤学上进,礼义传家。乔致庸接过祖上的衣钵,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乔氏家族蒸蒸日上的发展。他深知,只有时刻注重俭德,不贪图安逸,治家谨严,才能光前裕后。据传,这幅联语,乔致庸曾亲自书写成条幅,请人装裱在四扇屏风上,以使子孙们出入必睹,铭心不忘。乔致庸的身体力行,勤俭善商,让他的子孙后代们在这一缕严谨的家风中进取向上。
多年后的今天,在学习前人优良家风的同时,我们身边也不乏优秀的家风家训实例。比如大家十分熟悉的《傅雷家书》,作者以书信的方式教导儿子如何先做人,后成“家”,用亲情和温暖的口吻嘱咐儿子怎样为人处世,这本书后来成为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再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他的家训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虽然平凡,但要做好却需要年复一年的坚持;而深受大家喜爱的篮球明星姚明,他的家训就只有两个字——“诚实”,只源于他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人揍过……
人们常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两个词其实就是人们对家风家训最贴切的形容。家风家训就如同清风,漫漫人生路,我们总需要这一缕清风相伴,不浓烈不张扬,却诲人不倦,润物无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