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武汉开幕。图为项目签约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龚雪、通讯员许振洪)7月4日,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开幕式在汉举行。“鄂台在突破新技术、共建产业链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空间。”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曾永权在致辞中的一番话,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台湾周期间,有来自台湾政商界人士、两岸企业家峰会理事会人员、全国台企联及知名台企负责人等1700名台胞共聚荆楚,其中约1100人来自岛内。他们将在武汉、襄阳、宜昌、黄石等地,开展为期7天的鄂台经贸产业对接、青年交流交往等三大板块共14项活动。参加人数、交流范围、活动辐射面等,均创近年来的新高。
“本届台湾周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和乡村振兴等产业,举行6场产业交流对接和合作洽谈活动,搭建鄂台优势产业对接平台。”省台办主任程良胜介绍,该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鄂台在相关领域产品、技术、人才交流合作,拉紧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纽带。同时,帮助在鄂台商台企识变应变、转型升级、拓展内需,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签约仪式,本次签约35个项目,总金额139.7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5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签约项目涵盖半导体、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文化旅游、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为更好服务来鄂台企台商,当天,湖北省台办和中国银行、湖北银行、富邦华一等三家银行签署“进一步优化在鄂台胞台企金融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为台胞台企提供多元金融服务,优化投融资环境,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许舒博2023年率团参加台湾周后,即在鄂投资建公司,今年再次带领台商团队来汉,他说:“近年来,两岸经贸往来在全球供应链重组、区域经济变化的背景下,仍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两岸企业在制造业上下游整合、科技研发合作,或服务业市场互补发展等方面,都能持续找到新的切入点和共赢空间。”
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雷宏毅也同样看好湖北发展,点赞两岸经贸合作。
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本届台湾周期间,围绕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岸青年交流交往,将举办文化体育嘉年华、时尚创意T台秀、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比赛和交流活动。
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揭牌
测试道路向台企开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婧 谢慧敏 通讯员 蒋秋雨 曾琼慧 实习生 王奕心 李弘婕
“放眼全国,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武汉最具有竞争优势。”
7月4日,台湾周海峡两岸(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上,海峡两岸企业家峰会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工作组台方牵头人杜紫军说。
现场,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在武汉经开区揭牌,并发布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5—2027年)。
根据计划,示范基地将以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通过共建“汉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建立台企智能化改造专项服务机制,支持台资企业参与武汉约3400公里开放测试道路场景化应用,设立汉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金等,进入全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第一方阵,2035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武汉经开区是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和‘双智’协同发展试点核心区,拥有全产业链平台和开放生态,这为两岸合作提供了理想实践地。”杜紫军说。
被誉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一直是台资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20多家台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此落户,生产总值超80亿元。
“当前,汉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作以技术互补、场景驱动、平台赋能为核心,形成‘整车龙头牵引+台资补链强基’的协同发展格局。”海峡两岸企业家峰会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工作组陆方牵头人苏波说,示范基地将进一步深化两岸合作,充分发挥两地的差异化优势,实现互补双赢。
以台湾周活动为桥梁,两岸汽车产业合作成果丰硕。2023年,“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在台湾周武汉经开区专场活动上揭牌。如今,联盟会员已超100家,促成东风集团与台达集团、纬创软件等台资企业合作。
台商纷纷点赞湖北
“这片土地活力充沛令人期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金凌云 实习生 肖曜坤
“每次踏上这片土地,都让人感受到熟悉中的新鲜,感受到城市脉动中的蓬勃活力。从产业布局到城市发展,都令人印象深刻,充满期待。”
7月4日,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开幕式现场,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中信金控台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舒博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当天,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远道而来的台商纷纷点赞湖北的发展成就,表达投资湖北、深耕湖北的意愿。
感受到湖北强劲的发展潜力
这次是许舒博第二次到访武汉。他记得,2023年9月,武汉往返台北直航航线实现复航。当时,许舒博搭乘首航班机抵达湖北。“我感受到台湾和湖北之间交通往来的便利,见证了两岸互动的诚意与决心。”许舒博回忆,当时除了产业交流,他还特地走访了历史名城襄阳,“古城的砖墙巍峨壮观,巷弄间流动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历史与现代交织共存,让人感受到湖北这片土地不仅拥有强劲的发展潜力,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共鸣。”
在许舒博看来,湖北·武汉台湾周多年来为两岸民间交流搭建了坚实的平台,不仅成果丰硕,也深受两岸工商界的高度肯定。每届活动都促成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充分展现出湖北与台湾产业结构的高度互补性与长期合作的潜力。
“我们常说‘没有见面,就没有温度’,两岸之间的合作与理解,正是从一次次相见、对话与互动中累积而来。两岸同胞文化相通、情感相连,只要持续对话、稳健前行,就能共同创造更多发展机会。”许舒博说。
扎根湖北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坚信,在这片荆楚大地上,我们定将不负众望,持续创造更多价值,回馈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在开幕式现场,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铭宏信心十足地说。
信心,来自湖北良好的营商环境。
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由定颖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定颖电子主要从事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PCB(印制电路板)行业前50强企业。黄铭宏介绍,2002年,他们投资建设昆山工厂。2014年前后,他们选址建设新的生产基地,看中了黄石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他们于2015年在黄石投资6亿美元建设定颖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2023年2月更名为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自2015年在黄石建厂以来,超颖电子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湖北省、黄石市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黄铭宏说,在项目建设初期,黄石市政府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流程的“保姆式”服务,项目仅用一年时间就顺利完成量产,并迅速转入全面盈利阶段,创造了超颖电子历史上三个“最”,即建设速度最快、投产最快、获利最早。
在项目生产运营期间,黄石从招工用工、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更加坚定了超颖电子在当地投资的信心和决心。2019年,企业又追加3亿美元投资建设高阶线路板项目。截至2024年12月,该公司累计在黄石投资达40亿元人民币。
同样感到信心满满的,还有台湾用友资讯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浪。
“湖北的地理优势和交通条件都非常出色 ,汽车产业势头正猛,有不少台湾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希望能与东风公司合作。”易浪介绍,在台湾市场,曾经日系车占比最高,但近几年有部分大陆品牌汽车进入台湾市场,异常火爆,“大陆的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以及设计方面非常出色,在道路上已经能看到不少大陆品牌的汽车。”
“现在湖北对台湾企业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台湾企业在湖北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易浪说。
琴台大剧院上演艺术盛宴
两岸同胞齐唱《阿里山的姑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王孝武 通讯员 向豫祺
管弦恢宏,编钟回荡,歌声袅袅……乐声里,有荆风楚韵,有千年回响,还有台湾元素,以及流淌在血脉中的浓浓深情。演出最后,全体演奏家、歌唱家带来返场节目《阿里山的姑娘》,两岸同胞齐声歌唱。
7月3日晚,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演出《编钟乐舞》在武汉琴台大剧院精彩上演。湖北省演艺集团旗下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们,为到武汉出席台湾周的千余台湾同胞及各界嘉宾,倾情奉献了一场楚风洋溢、气势恢宏的艺术盛宴。
当晚的演出由指挥家周雯执棒,整场演出以荆楚文化为灵魂,以编钟古乐为韵致。在湖北编钟国乐团的主奏和伴奏下,编钟与民族管弦乐、歌曲、乐舞等10多个节目先后上演,不断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座无虚席的观众席上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
管弦交响,动人心弦。当晚呈现的多首大型器乐音乐作品,展现了浓厚的华夏风情、荆楚风韵,传递着昂扬奋进的激情。编钟与民族管弦乐《千年回响》《楚韵千秋》《荆楚雄风》,以编钟与民族管弦乐队的宏大交响,展现古代楚人的田园生活、征战场面,再现古八百年楚国的盛世辉煌,以“华夏正音”讴歌新时代美好景象。民族管弦乐《我的祖国》以脍炙人口、充满激情的旋律,奏出激昂的颂歌,使人心潮澎湃。
歌声飞扬,风情洋溢。马娅琴、杨娟等歌唱家,带来《洪湖水浪打浪》《龙船调》《长江之歌》等经典歌曲,当“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正月里是新年,妹娃子去拜年啊……”等脍炙人口的歌声响起,不少观众忍不住小声跟着哼唱。民歌《龙船调》中,“妹娃子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我就来推你嘛”的场上场下诙谐互动,搅热全场。
乐舞缤纷,瑰丽烂漫。乐舞《采桑》反映楚人劳作生活,以独特的“三道弯”舞姿,表现少女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乐舞《细腰》则典雅曼妙,尽显古代纤纤淑女的婀娜多姿。最后登场的《凤舞九天》,在楚韵铿锵、欢快有力的乐曲中,十几位舞蹈演员长袖翻舞,炫彩凌空,一时惊艳全场。
演出中,还特别呈现了融入台湾元素、讴歌两岸深情的两个节目。改编自周杰伦同名歌曲的民族管弦乐《菊花台》,由竹笛、二胡、琵琶等中国乐器奏出,深情婉转、别致动人。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