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林,是一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始终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全行干部职工一致好评。
2018年,已57岁的唐瑞林,主动请缨到鄂坪乡黄花沟村担任“第一书记”。 一进村,就沉下心同村两委一道,入户察民情、解民忧,深研政策、理思路、谋发展,用双脚丈量山水、用担当诠释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全力抓好黄花沟村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等工作,使全村79户贫困户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该村先后被鄂坪乡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疫情防控先进单位”和“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人行驻村工作队也被县年度考核为A档,并被鄂坪乡授予“驻村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唐瑞林被乡政府评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被人总行作为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参加2020年先进职工疗休养活动。
抗疫一线显本色,冲锋在前保平安。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唐瑞林牺牲了春节在家陪父母、妻儿的时间,坚守岗位,开展驻村防疫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唐瑞林引导群众配合村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协助村干部排查上学返乡、务工返乡人员,了解卡口设置、防疫物资发放和重点户的生活健康情况,逐家、逐户发放口罩、消毒液,检测体温,做到一户不漏、一人不落。面对村民防护口罩紧缺问题,迅速请求支行支援,为黄花沟村捐赠抗疫资金合计2.9万元、口罩7000个、84消毒液和酒精等物资,使村民暂时有了个人防护的基本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琐碎而繁杂,却容不得丝毫马虎,闲时一碗泡面,忙时一个鸡蛋打发了自己的胃,他却毫无怨言,耐心细致地将每一件工作做到最好,确保村民们在疫情期间能够得到最可靠的安全和生活保障,最终实现了“无疫村”目标。
建强队伍激活力,党建引领促发展。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刚到黄花沟村,唐瑞林发现黄花沟村扶贫成效不明显,他便借乡党委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之际,提前对村里的能人进行详细地调研考察,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坚持把政治素质过硬、服务本领过硬、品行作风过硬的优秀人才选进村委班子,使班子结构得到了改善,力量得到了加强。为激发班子战斗力,打造一支干事创业的队伍,驻村工作队带动村委班子扎实开展党的组织活动,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双十星”创建、民主生活会、支部主题党日+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知识培训等党建活动,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爱党敬党、团结在党周围的思想,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抓党建促脱贫中的引领作用。组织村民参与庆“十一”、话脱贫、感党恩等活动,逐步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一心一意谋发展,勇当致富“带路人”。“老百姓腰包鼓了,才是真脱贫”。他和村干部一起认真调研,分类指导,充分尊重贫困户个人意愿和自身发展能力,多渠道帮助贫困对象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看到村里有闲置的老旧茶园,他就参与当地招商引资,联系有发展意愿的老板过来实地勘察,做通贫困户思想工作,引导协调无劳动力的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以“产业调整+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改造老旧茶园400亩,发展葛根种植面积100亩,栽漆树苗500亩,让村民在家种地就实现了收入的增加。有贫困户想扩大养殖规模,他联系商业银行为其贷款,邀请县内职业技术学校专家到贫困户家里来讲授养殖方法,并将其作为发展典型,带动其他贫困户积极发展养殖。看到当地建设旅游风景区,他鼓励厨艺好的农户开办农家乐,亲自到城里为贫困户设计农家乐广告牌,制作费都是他自掏腰包,还总不忘帮贫困户打广告---“到黄花沟来玩,这边的风景开发的好,农家乐味道也地道的很”。经过努力,全村现已发展5个专业合作社、5家农家乐,带动了70户贫困户200余人。
统筹谋划强基础,提升村民幸福感。村里有老弱病残贫困户符合条件却还没有享受到国家保障政策,他便及时向县乡民政部门反映,为他们争取低保、五保,确保贫困户“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等精准扶贫优惠政策应享尽享。村里环境差,他积极争取国土、水务等扶贫项目资金600多万元,改造河道两岸,建设文化广场,修建生态停车场、公厕,硬化通往黄花沟景区的公路,为两个易迁安置点66户206人征地划分菜园,实现了庭院美化、村庄美化。村里没有金融基础服务设施,他积极向支行反映,多方协调,成功推动县农行金穗惠农通示范点、县农商行惠农金融服务工作站在黄花沟村挂牌运营,村民足不出村就可办理单笔5000元以内存取款、转账、查询等业务,并惠及村子周围6个村村民的存取款和POS机刷卡业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唐瑞林正是以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对扶贫事业的无比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华章,深深感动着每一位村民和同事。如今,他还有6个月即将退休了,但他仍旧像以往那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奉献着、闪光着......(荣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