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事业新成就】潜江新闻网:加强网评队伍建设 占领网上舆论主战场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尹铃瑕)时事评论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型媒体“引领导向”、“团结人民”、“凝心聚力”、“明辨是非”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潜江新闻网作为基层网络新闻舆论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高度重视网络时评在全面贯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针、紧密联系广大网民、引领舆论导向等方面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探索、创新基层舆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以“潜网时评”为平台,着力打造潜江网络时评品牌,使之成为引导宣传舆论的风向标、传递正能量的良好载体。
提升素质 建强网评队伍
打造“潜网时评”品牌,网评人才是关键。潜江新闻网十分重视网评队伍的建设,积极主动向市政府申请网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将网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为网评队伍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近年来,组建了30名骨干网评员和200名跟帖员,为打造“潜网时评”品牌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撑。
在建设网评员队伍的过程中,潜江新闻网特别注重骨干网评员的培养。一方面从市内党报党刊、政府部门等单位的在职人员和退休人群中,挖掘、发现、培养一批思想水平高、写作能力强、工作动力足的优秀网评员,使其成为网站评论员队伍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从高等院校和基层宣传工作者中吸纳发展一批具有网评写作能力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使其成为网站评论员队伍的基础力量和后备力量。据统计,潜江新闻网网评员队伍已经发展到50人。为管好用好网评员队伍,潜江新闻网为每一名网评员建立了个人档案,根据网评需要分派网评任务,灵活地开展网评工作,占领了网上舆论阵地,有效地掌控舆论主导权,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扩大影响 打造品牌栏目
为突破单条评论角度窄、观点片面、影响力有限的局限,潜江新闻网每月末将上一月的评论热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制作成每月热评榜,通过整合评论的模式,在《潜网时评》强力推出,形成聚合效应。
《潜网时评》栏目建有舆评聚焦、热点排行、网评湖北等7个子栏目,涉及各个领域。其中,“特约网评员”栏目为骨干网评员制作了个人微专栏,汇总个人的网评文章,在方便网评员查找自己文章的同时,也给网评员一种归属感和荣誉感。评论频道重点打造了舆评聚焦专栏,如我市历年举办的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曹禺文化周等重大活动,网评员应时而动,深刻阐述了龙虾节、曹禺文化周活动对我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针对国内重大舆情事件,组织网评员进行客观评论,引导网民理性思考,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2014年,“6·10潜江浩口三小人质劫持”事件发生后,面对负面言论的增加,潜江新闻网组织网评员及时撰写时评文章30余篇,在《潜网时评》刊发20篇进行正面引导,其中10余篇网评文章被人民网、新华网、荆楚网、网易等200余家新闻媒体发布转载,产生了重大影响。《潜网时评》对“6·10”事件的网评引导受到了上级的肯定,社会的好评,业界的赞许。
近几年来,潜江新闻网共收到网评文章10020篇,在潜网时评栏目中发布稿件6509篇,在人民网、荆楚网省级以上媒体发布600余篇。“潜网时评”栏目获“2013年第十四届湖北省网络新闻品牌专栏奖”。潜江新闻网报送的《“深水区”深在哪里》、《谨防伪论突破“八项规定”的红线》、《 破除“天花板”,仅有“请辞”是不够的》等20余篇网评文章获得由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的“湖北省网络宣传好作品奖”。2016年,潜江新闻网通过搜集整理近年来的优秀网评文章,集结出版了《潜江新闻网时评精选》,共收纳作品数137篇。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潜江网络时评领域里的一项空白,展示了全市网络新闻工作的成就和水平。
完善机制 优化网络时评
建强网评队伍,打造网评品牌,不断优化网评机制是关键。近年来,潜江新闻网在优化网评机制上进行了探索。为此,潜江新闻网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出台了创新性的扶持政策。选派优秀网评员参加全国、全省网评学习,丰富经验、吸收营养、提升水平。定期召开网评员座谈会、恳谈会、通气会,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网评员相互交流创作心得;不定期和网评员针对某项选题进行沟通,确保了重要网评的准确性和实效度。
此外,潜江新闻网每年定期开展优秀网评员评选,选出年度优秀网评员进行表彰,充分调动网评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潜江新闻网的原创网评文章数量和质量都走在了全省前列。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