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建设“三廊” 释放竹溪亮点
——五论全面贯彻落实县党代会精神
实施重大战略、放大亮点效应需要抓手。
在实施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的决战时期,竹溪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建设“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如何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扬长攻短,提出建设百里绿廊、百里景廊、百里果廊。三年建设成果充分表明,百里“三廊”建设就是最好的抓手。
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县委书记余世明发出了建设“三廊”升级版的号令:夯实生态基础,挖掘生态潜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推进“三廊”提档升级。
理念新则思路宽,境界高则目标明。近三年来,我县以百里“三廊”建设为突破口,将植树造林与产业培育、乡村旅游、脱贫攻坚、美丽乡村进行深度融合,夯实生态基础,挖掘生态潜力,发展生态经济,“三廊”已成为全县最美的风景,市民竞相出游的休闲观光地,正成长为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典范。如何让“三廊”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示范亮点,竹溪对外展示发展成果的平台?“提档升级”为今后五年“三廊”建设确定了建设方向,指明了发展路径。
“号令”如山,一呼百应;航标所指,千帆竞发。
全面推进“三廊”提档升级必须增进建设共识。“三廊”建设高度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绿满竹溪”的重要抓手,是实施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城乡统筹的科学路径。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三廊”建设提升到树立竹溪形象、发展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实施城乡统筹、全面建成小康、实现精准脱贫的高度来统筹推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使之成为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的示范样板。
全面推进“三廊”提档升级必须做足“美”字文章。要通过林木管护、增绿补色,把谷竹高速沿线建设成为色彩丰富、自然和谐、生态唯美的“百里绿廊”;通过开发资源、打造景点,把兴界路沿线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宜居宜游、人文集美的“百里景廊”;通过种树兴果、培植产业,把水向路沿线建设成为林茂果香、山水相宜、产业谐美的“百里果廊”。
全面推进“三廊”提档升级必须厚植生态基础。要以百里“三廊”沿线为重点,大力抓好以竹林、茶园、珍稀植物、花草为主的生态景观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植树造林、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河滩绿化、裸岩添绿、封禁治理、产业基地、森林景观建设,实现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林地森林化,城镇园林化,让竹溪大地处处呈现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四季常青,天蓝地绿,空气清新,和谐乡村”的美景。
全面推进“三廊”提档升级必须发展生态经济。围绕“三廊”建设,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双百亿产业增长极”;以“朝秦暮楚地、自然中国心”为旅游品牌,深度开发养生休闲、疗养度假、回归自然、农业观光等绿色旅游产品,使竹溪成为忙碌人士向往的“休闲天堂”,创业人士向往的“适业高地”,成功人士向往的“养生胜地”;坚持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突出发展林业基地、苗木花卉、珍稀物种、林下产业、森林旅游,着力构建“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环保节能、富民强县”的生态经济体系,让生态经济成为竹溪未来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和兴奋点。
全面推进“三廊”提档升级必须坚持统筹发展理念。全县上下要以百里“三廊”建设为载体,全区域规划,大手笔建设,分步骤实施,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片,由片连成带,统筹推进生态产业、生态城镇、生态设施、生态旅游、生态扶贫、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构建生态意识文明、产业体系先进、生态系统健康、水净天蓝景美、城乡和谐繁荣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旗帜指引方向,号令引领战役。在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新常态下,全县上下只要咬定“三廊”建设目标,心无旁骛,矢志不移,“三廊”建设一定能够成为竹溪引领绿色发展的靓丽名片,竹溪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