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建设百里“三廊”、发展全域旅游,是县委、县政府站在推动转型发展、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这一课题,县政协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展了一系列视察调研、协商议政活动,为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建务实之言、献睿智之策、尽精诚之力。从现在起到2015年年底,《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开辟“我为全域旅游献计策”专栏,陆续刊发县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关于全域旅游的建言献策,敬请关注。
全域旅游建言献策系列之七:
关于支持乡村旅游及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赵昌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追求“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乡村体验式消费大幅增长,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正在悄然兴起,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尤其是随着“绿廊”“景廊”“果廊”(以下简称“三廊)建设的快速推进,“三廊”沿线乡镇坚持以乡村旅馆和农家乐来带动地方生态旅游发展,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产品”的乡村体验游逐渐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主要方式。如:泉溪镇从马家坝至石板河沿线已建成农家乐10余家,乡村旅馆3家,日可接待游客300多人次,目前有意向建设乡村旅馆及农家乐的农户还有30多家。
但从全县乡村旅馆及农家乐发展情况来看,一是发展数量较少,满足不了快速兴起的乡村游发展需要。如蒋家堰镇敖家坝日均游客1000多人次,双休日、小长假游客达2000多人,但目前只有3家农家乐、近20个包间,只能接待游客300人次;中峰镇同庆沟最多时游客超过1000人,而目前只有1家农家乐,日最多可接待游客50人,使许多乘兴而来的游客“扫兴”而归;而丰溪镇合欢谷景点游客日益增多,但至今没有一家农家乐。二是农家乐“创星”标准高,许多农户望而却步。我县乡村农家乐建设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接待规模和接待能力还远远达不到旅游主管部门的验收要求,难以享受到政府奖补政策。三是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对发展乡村旅馆、农家乐带动乡村游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也不够,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撑。为此,建议:
一是把大力发展乡村旅馆、农家乐作为开发乡村旅游的重要“引擎”来抓。全县上下要从重抓景区景点建设向重抓乡村旅馆、农家乐建设转变,从重抓片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向重抓乡村旅游转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馆,让城里人游在乡村、玩在乡村、住在乡村、吃在乡村,让广大农民群众围绕旅游搞种养、围绕旅游搞经营、围绕旅游抓开发,逐步形成“家家开旅馆、户户办餐馆、人人当老板”的发展格局。二是结合竹溪实际,调整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建议县旅游局、县人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对乡村刚起步建设的农家乐验收补助时不能实施“一刀切”,应先以鼓励发展建设为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制定验收标准,让每一户从事农家乐和乡村旅馆的农户都可享受到政府补贴,促进农家乐快速发展。要保持农家自然风貌,不拆一幢房、不挖一座山、不砍一棵树,就地取材、修旧如旧,让人们找到“老家”感觉。三是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农家乐及乡村旅馆行业协会,采取“统一招牌、统一接待、统一价格、统一标准”的办法,引导农户诚实经营、公平竞争、有序发展,避免争相拉客、相互拆台、恶性竞争,确保可持续发展,真正让旅游兴村、旅游惠民、旅游富民。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