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正文

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守讲树”活动的思考

时间:2015-05-29 09:03:14      字体:  打印  播放
曾庆兵
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努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的要求,现结合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对“守纪律、讲规矩、树形象”谈几点粗浅看法。
开展“守讲树”活动服务群众的实践
按照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以“三严三实”为行为指南,在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强化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形象意识,确保政法队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法治保障。
实施法律援助“春风延伸”工程,努力推进“四个延伸”。我县依托乡镇司法所建立工作站15个;在村设联络员396名,在工商、交通、工会、妇联等单位设法律援助工作站5个;在北京、上海、宁波、西安等农民工务工集中地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系点。落实公证服务“便民利民十条措施”,建立公证服务“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等出行不便的群众,实行预约上门公证;全面落实司法鉴定“便民利民五条措施”,对涉及民生的司法鉴定快速受理,简易案件1小时内快速受理;建立并坚持法律援助首席律师制度、重大疑难案件集体研究制等。
进一步建立完善涵盖全县各行业、覆盖城乡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乡镇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率达100%,村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率达95%,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9个,并采取集中培训、观摩交流、以会代训、旁听审判等形式,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培训。
开展“亲情帮教大走访”。走访服刑、劳教(戒毒)、社区服刑人员亲属,积极做好 “亲情帮教”工作。
推行乡村法律顾问制度,按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304个村(社区)法律顾问,与村居民签订1元钱法律顾问合同,为村、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审核合同协议、调处矛盾纠纷。
围绕建设“法治竹溪”,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法律“进社会组织、进院落农户、进集贸市场、进公共场所、进建设工地、进网络”等活动,主动为群众送法讲法。
“开展守讲树”和群众路线教育的认识
开展“守讲树”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是适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必然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提升司法行政工作发展境界的内在动力,是司法行政工作为大局服务的客观需要。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对司法行政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要做好新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切实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站在做好群众工作的高度,用群众工作统揽司法行政工作,整合行政资源,拓宽工作领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实践证明,搞好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根本性措施。在普法形式上,必须注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围绕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 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
司法行政管理指导的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强化信息预警,通过及时发现调处矛盾纠纷,做到苗头问题早发现、矛盾纠纷早处理,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立足法律服务,发挥法律服务热线、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优势,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村居、群众延伸,扩大法律服务覆盖面,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把法律服务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让群众的利益诉求及时有效地得到回应。
开展“守讲树”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建议
司法行政机关既是政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司法行政干警既是政法干警,也是群众工作者。开展“守讲树”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以群众工作理念为统揽,创新服务群众载体,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要建立长效机制。找准司法行政工作服务民生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知晓率。
要创新工作途径。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牢固群众工作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司法行政工作服务民生的新载体、新途径。要加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设,提高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尽力维护弱势群众合法权益;要探索符合基层社会实际的矛盾调处工作新途径,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监管和帮扶,促使他们正常回归社会;要创新法制宣传形式,大力开展法治创建,增强法治惠民利民实际效果;要加强对法律服务工作的监管,引导法律服务工作向民生领域倾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要深入开展“转作风、惠民生”活动,从办公室走出来,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感受,把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需求掌握准,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让便民惠民成为司法行政工作最鲜明的特征。
作者单位:竹溪县司法局

关注微竹溪,关心大竹溪!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