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女性大多数依靠辛勤劳动、勤俭节约和传统经验来选择项目、维持经营,对市场变化的把握、新政策的运用、先进管理理念的更新等方面都还需要提高,特别是融资难、引进人才难、扶持政策运用不足等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
1、创业意识缺乏。抢抓机遇,带头致富的竞争意识不强,市场观念淡薄,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因而,不敢大胆探索,不会主动创业。面对送上门来的新项目,也要等别人实践成功,见到效益才肯动手。这样就容易失去很多最佳的发展机遇。
2、创业素养贫乏。分析当前农村创业妇女中,以初、高中文化居多,占到87%,还有一定比例的文盲和半文盲,较低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直接制约了农村妇女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思想解放不够,竞争意识不强,创新思维欠缺,掌握现代科技能力较差。
3、市场信息匮乏。由于农村交通不便,资讯不够发达,再加上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底子薄,不会或不善于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所以难以及时而准确地获取科技的、市场的多方面信息,更难以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造成她们的盲目模仿生产和盲目决策,还有行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创业资金困乏。资金短缺成为女性创业的共性问题。虽然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有不少优惠政策,但要么门槛太高,要么数额太小,有的妇女认为即使向银行贷款,执行起来手续比较繁琐,不能解燃眉之急。资金困难导致创业项目难以实施或达到预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妇女创业的瓶颈和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农村妇女总体上来说,仍然是社会弱势群体,她们的创业比男性更艰辛,付出的要更多,所承受的各方面压力更大。扶持、支持妇女创业,为她们创造有利的创业条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宣传引导,观念先行。要想使农村妇女走上创业之路,最重要是转变观念,强化意识。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向农村妇女宣传党的政策和有关促进妇女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方面的政策规定,宣传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重要性和“只分行业不分贵贱”的思想,努力在广大妇女中营造“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创业氛围。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用正确的理论影响并促进农村妇女思想观念转变,引导广大妇女树立“四自”精神,激发农村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唤起她们的主体意识,帮助其消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搏,敢于创业的新观念,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庭,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广泛宣传妇女创业典型,用身边活生中的事例去激励广大农村妇女,使她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2、强化培训,素质先提。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从不同产业特点、不同妇女群体需求出发,采取自办、联办等多种方式开展免费培训。一是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根据妇女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搜集和筛选出一批适合妇女再就业的项目,以“双学双比”活动为载体,举办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广大的妇女尽快撑握一技之长。二是大力开展女性创业培训。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创业培训,丰富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通过培训,激励女性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三是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用我市妇联系统省家政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家政培训,通过提供基地、培训、指导等多方位的服务,鼓励和引导创业者,进而带动就业。四是大力开展留守妇女心理健康与调试培训。留守妇女心理问题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急需解决的新问题。解决不好,将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应大力开展留守妇女心理健康与调试培训,对留守妇女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引导她们走出阴影
3、优化服务,渠道先拓。一是强化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举办劳务洽谈会、招聘会等活动,及时向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并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为农村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搭建平台。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思路,从当地妇女实际需求出发,搭建适合农村妇女就业工作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和就业领域,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为农村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努力把未就业妇女人数控制在最低程度。
4、扶持创业,政策先入。一是帮扶贫困。解决特殊困难妇女群体就业和实际生活问题,是推进妇女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着重帮助低保护、困难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切实为她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二是政策倾斜。根据妇女实际,推动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村妇女在职业介绍、就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在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中优先照顾她们。同时加强对乡镇、民营企业女职工的劳动安全和特殊权益保护的执法检查,加大对女职工工资的清欠力度,切实维护好她们的各项权益,为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梁游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