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工商局2014年消费维权工作报告
2014年,县工商局将12315消费维权工作作为工商部门的品牌工程和形象工程,狠抓消费维权宣传、维权网络建设、商品质量抽检、专项整治和基层服务工作,促进了消费维权效能的大提升。

竹溪县消费维权联席会第一次会议于2015年3月10日召开
抓消费维权宣传,提高消费维权意识。一是案例展示,提振消费者维权信心。随着工商行政体制改革深入和监管职能的调整,消费维权已与工商登记、监管执法成为当前工商部门三大主要职能之一,12315也为广大公众所熟知,但在日常消费活动中,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仍然有限,不懂维权、不会维权仍是消费常态。因此,大力宣传工商消费维权职能刻不容缓。2014年,县工商局组织了一大批典型的维权案例,并在《今日竹溪》、《十堰晚报》、秦楚网、人民网、《中国消费报》等媒体刊载,维权案例紧扣生活热点,其中包括蒋家堰农民挖掘机以旧换新、钻戒受损三倍获赔、携号转网遭拒等典型案例,令消费者深受启发,消费维权信心大增。水坪镇农民梅某新购买的油烟机无故失火,导致新房受损,与经销者多次协调理赔未果,看到《今日竹溪》上关于消费维权的报道,带着一试的心理拨通了12315热线电话,县消委会介入调解,农民梅某获得了满意的赔偿。二是把握时间节点,分步推介宣传《新消法》。在2014“3?15”中,开展了以“新消法 新权益 新责任”为主题的纪念活动,组织药监局、卫计局、质监局等17个消委会成员单位围绕职能职责宣传、假冒伪劣展示、识假辨假讲解、消费维权答疑、问题商品受理等方面开展了综合性的3?15宣传活动,活动成效得到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肯定;3月中旬,组织45名社区网格监管员进行了新《消法》培训,并将消费纠纷的调处纳入网格管理员年度考核,提升了基层化解消费纠纷能力;秋季学生开学之际,在全县范围开展了“新学期、新《消法》、学生消费维权月”活动,开展了12次新《消法》专题讲座、现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6000余册。
帮助农民维权 获赠锦旗
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全县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得到了大幅提升,消费维权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抓维权网络建设,促12315维权组织全覆盖。认真落实市局十工商办(2014)6号)文件《关于加强基层工商所消费维权队伍建设的通知》,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转、人员减少的情况下,迅速调整工作重心,进一步加强消费维权工作,并以溪工商[2014]49号文件明确了各工商所消费维权人员、机构、职责和办公要求。目前,各所的12315消费维权站都已挂牌成立,都有专门的人员和办公室。
按照省市局进一步落实12315“五进”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12315维权服务站管理应用平台的应用工作。目前全县12315维权服务站已录入12315系统24家,占“五进”名录的80%,能够正确和经常使用12315系统维权服务站有5家,已申报省市级消费维权站各一家;全县“一会两站”达100余家,基本实现城乡消费投诉网络全覆盖。
抓质量抽检,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大提高。按照省局商品质量检验工作部署,以质量问题易发的热点行业和商品类别为切入点,重点关注市场占有率高、覆盖面较大的重要商品,根据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品种、分批次、不定期抽检,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2014年上半年对食品、小家电、服装等商品抽检了68个批次,对32家销售不合格商品的商家进行了立案查处,案值达5.2万元;下半年专门对建材市场商品进行了质量抽查,抽检23个批次商品,其中21个批次不合格,县工商局对不合格产品经营者进行了督办查处。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抽检,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切实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对化解消费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

开展消费宣传引导活动
抓专项整治,促市场消费环境的优化。2014年,围绕“民生保障”、“名优保护”、“公平促进”三大主题,以“靶向式”为内容,找准全县市场秩序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靶位,组织实施了优化两节市场秩序“百日执法”专项行动,工商执法“砺剑”行动,竞争执法“公平使命”行动,打击传销“天网”行动,各项行动成效明显。全年共查办各类经济违法案件200余件,案值120余万元,其中包括虚假宣传、违法有奖销售、假冒白云边假酒等一大批与日常民生消费息息相关的案件,其中加油站水分超标一案被十堰市局评为十佳典型案例。通过各种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真正起到了“查办一批大要案件,从而规范一个行业,净化一个市场,造福一方百姓”的作用。
抓基层服务,促维权效能的提升。全力提升“一条热线维权”效能,扎实做好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工作。2014年,通过12315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27件、举报14件,办结率达99.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3万元。同时,按照“转变维权理念、提升维权效能”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将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信息转化为行政处罚案件的维权运行机制,将行政执法与消费维权有机结合,全年共办理“诉转案”案件29件,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20多万元。这一批“诉转案”的成功办理,改变了以往“以调代罚、以调代处”的局面,有效弥补了行政调解手段的不足,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了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建立了12315消费维权的长效机制,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现场检查“白云边”酒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