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 正文

楠木故里展新颜——竹溪县新洲乡美丽乡村建设掠影

时间:2015-01-19 23:42:14      字体:  打印  播放

初冬时节,沐浴着暖阳,记者走进竹溪县新洲乡,但见蓝瓦白墙的房屋、宽敞整洁的道路、郁郁葱葱的树木与蓝天白云相呼应。目光随碧波荡漾开去,远方是绵延起伏的群山,让人心醉神迷。
随着上月全国唯一一条野生金丝楠木林旅游线路的开通,新洲的山、新洲的水、新洲的楠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新洲乡位于竹溪县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有“楠木故里,五水归一”之誉。近年来,该乡突出“青山—绿水—岛城”的建设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坚持做活“水”文章,倾力打造“烟波浩淼水载城、丛林漫色翠掩廊”的美丽乡村。
勾勒美丽蓝图
近年来,该乡按照“天地山水间,人在画中游”的思路,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起,以青山为依托,将依山傍水、随湾就势的生态家园、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库区综合开发建设规划之中。聘请十堰拓天园林设计公司,对集镇及周边的新发、南花、紫金洞、潭口河等村(统称“南花湖”)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编制了《新洲湾(南花湖)生态家园、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并对新洲湾区域内农户房屋、景观绿化、休闲广场等进行巧妙设计,实现山、水、人交相呼应。
构筑绿色屏障
建设“美丽乡村”,绿是基本色调,也是最具吸引力的乡村永久财富。该乡通过构筑绿色屏障,打造山清水秀的宜居环境。近年来,新洲乡对集镇及周边环库的水天公路主干道、新马路、新双路全面进行了绿化,栽植香橼、枇杷树等景观大树千余株,其它景观小苗木7万余株,建设公共绿地50余亩;在集镇附近可视范围内的山地栽植刺槐45万株,绿化面积2000余亩;在集镇所处的新发村建设景观苗木基地600余亩,对集镇及周边的南花村、紫金洞村等村农户房屋前后进行了绿化;投资600余万元整体流转辖区库边土地,发展现代观光产业,建成8个休闲园;在环新洲湾区域半高山、高山区连片种植核桃树1万余亩,形成核桃、茶叶两大绿色板块基地齐头并进格局。
打造山水园林
以“一湖两亭三桥八园”为核心,建设生态旅游景点。“一湖”即泛新洲湾区域的“南花湖”,“两亭”即具有新洲文化特色的樊亭和楠亭,“三桥”即“清风”、“明月”、“甘露”3座索桥,“八园”即濯园、荷园、名人文化园、香樟园、栾树园、桂园、枇杷园和茶园。同时,该乡实施集镇扩容增效,新延伸集镇2500米,配套建设路灯等基础设施,实施危旧房屋改造200余户,统一了蓝顶白墙的房屋风格,架设了3座方便群众出行并宜于观景的索桥,新建了濯园、荷园、香樟园等景点和景观游步道2公里,在重点公共场所安装了彩灯,青山绿水的园林新镇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
提升文化内涵
该乡按新农村建设要求,把群众教育和文明创建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狠抓乡村建设的 “内在美”。2012年以来,新发、双龙、板凳岭等村先后开展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20余场次。该乡还定期开展美丽家庭、幸福家庭、卫生家庭等评比活动,以身边人、典型事引导教育群众,群众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建立长效机制
为确保美丽乡村环境卫生达标,该乡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实现污水污物零排放。在集镇及周边的新发、南花、紫金洞、潭口河4个村,建垃圾中转池3处,新添垃圾清运车4辆、垃圾桶千余个,选聘保洁员,组织发动群众制定完善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签订卫生管理责任书。实施卫生管理每日清扫检查、每周公示、每月通报制度,将卫生管理质量(检查结果)作为支付环卫队伍(保洁员)工资的重要依据,将农户“四包”责任落实与十星户、幸福家庭评选相结合,与优先享受有关扶助(补助)相结合,增强群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确保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得以落实。
水上新洲多妩媚,楠木故里展新颜。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新洲乡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致富产业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