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医院跨越式发展系列报道之十五
梁宏文
竹溪新闻网讯医之大者,心系家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院必须为公,行医必须为民,这是医者处世立身之本,建功立业之源。
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承担着社会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公立医院要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参与纠正卫生保健的不公平,关注公共卫生和国民健康,重建病人和公众的信任,维护病人权利,防止利益冲突等特殊责任。
多年来,县中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多层次、多方位发挥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将医院的社会责任与公众的健康利益作为医疗服务的重心。重点抓住医疗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大力开展行业作风建设,杜绝大处方、滥检查、不合理收费等现象,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树立了诚信形象。一是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正确处理公共卫生建设与医疗服务的关系,坚持以预防为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适当下浮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医疗总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山区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二是坚持“门诊收费一日清单”、“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及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控制医生开大处方,遏制开贵药。三是坚持优惠医疗、浓情回报社会。医院一方面要快速发展,一方面又要保证老百姓看得起病,因此,该院积极开展惠民服务,适度减免城镇下岗职工、城乡困难居民、军人、残疾人、特困群众住院费用。实践证明,该院实施降低医疗费用办法,不仅没有影响医院的发展,反而以价格合理、质量上乘、服务优质,赢得了百姓信赖,年门诊及住院病人数量递增。
医院通过加强临床药事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了患者人均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该院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质控办、医务科、药剂科、院感办联合不定期和随机检查,重点针对抗生素及心脑血管病用药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保障用药安全。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开展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建立完善处方点评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积极推进临床药师制;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检查。三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有效控制药品比例,坚持同类药物性质相同,首选国产药,国产药性质相同,选择价格低廉的。五是认真落实单病种限价、医疗服务信息公示、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制度。积极落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采购,并鼓励科室提高此类药品的使用比例,以及中药饮片的使用,直接让利患者。六是加强医保管理,认真执行各类用药目录,严格履行贵重药品、范围外药品使用管理规范,坚决杜绝出院时超剂量、超品种、超范围带药现象。
在招标采购药品价格执行方面,该院认真执行“阳光采购”,按照国家规定的零售价格销售给患者,杜绝了擅自提高药品零售价格、改换药品名称、规格或包装等形式变相涨价的行为。招标、挂网、备案药品和单独定价的药品按招标办规定的价格执行,其他药品进销差价率控制在15%(中药饮片进销差价率为10%)以内,一次性耗材千元顺差加价控制在8%以内,并且执行的零售价均低于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该院设置的医疗药品收费价格管理员和稽核员岗位,专门对现行医疗药品收费价格和收费行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一次性医用材料、医用设备检查治疗、药品等价格均严格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价格标准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明细规范,从未发现打包收费、自立项目、自定收费标准收费、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等违规计价的现象。
作为一所公立医院,医院同时没有忘记偏远农村的那一部分特殊群体。医院年年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将公立医院的关爱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把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成果更为广泛的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使他们在家里就可以接受中医院专家的免费咨询、体检、诊疗,也可以使广大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的医生接受中医知识、中医特色疗法的培训,使他们得到专家们手把手的传授,以便今后更好地为当地百姓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服务。
医院建立了病人回访制度。采取上门探望、电话等形式,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提供健康常识,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生活起居、饮食规律、用药指导、自我保健;征求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意见、建议和需求;督促病人定期复诊等。各病区建立对病人回访登记的专用簿,指定专人为本科室回访病人网络员,负责做好医务人员回访病人统计工作。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