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路局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通讯员吴德华
竹溪新闻网讯前不久,当笔者乘车行使在“兴(隆)界(梁)”路时,畅、洁、绿、美、安的路况让人十分惬意。
去年还是一条路基坍塌、路面沉陷、多年水毁没有彻底修复的路,如今怎么变成了一条平直宽实、设施配套、标志鲜明、行车舒适的“标准路”?笔者进行了探访。
“兴界路”全长130多公里,是通往南部山区、服务山区群众的生命线,也是鄂西北沟通渝、陕的主干通道,直达一脚踏三省的“自然国心”鸡心岭。该路技术等级为山区二级公路,是“十一五”期间改善大修的水泥路面。由于原老路技术等级低,地质条件差,松软的山体边坡比较多,加上又是半挖半填的路基,所以路面大修竣工没多久,就出现了边坡坍塌、路面沉陷等情况,局部路段通车危险。
为让公路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该局从去年开始,以创建“标准路”为载体,投入资金近两千万元,大幅度提升路况质量,提高公路的通行和服务能力。
——修复病害路面。在路面整修中,该局要求施工人员,凡是出现坑槽、沉陷等病害路面,一律进行修复。先后共修复路面近4万平方米,相当于大修5公里多路面。
——夯实水毁路基。为提高路基质量,该局在施工中,做到内无塌方、外无缺口。在路肩及内外边坡上种植草皮近40万平方米、植树10多万株。同时清除沿路水毁遗留塌方4万多立方米、做内外挡墙90多处。今年9月下旬的连续降雨,导致“兴界路”出现水毁垮方2.6万多立方米,该局组织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全线抢修,共出动装载机、挖掘机近百台次,清除了所有水毁塌方,确保了正常通车。
——完善安保工程。在外边坡超过6米以上的危险路段,全部设置了防撞墙和钢护拦,共做防撞墙近万米、安装钢护拦4万多米、反光镜30多个,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年上半年,一辆大货车在厥山K39公里处刹车突然失灵冲向路边,幸好被路边的防撞墙挡住停了下来,避免了一场安全事故。
——设置标志标线。在“兴界路”路上,凡需要设置的指路牌、地名牌、警示牌等标志标牌全部配置齐全,200多块标牌全部用的是经久醒目的悬挂标志,仅此一项,就投入经费100多万元。同时,对已硬化的路面标线也全部用黄、白分明的颜色划好。
——建设配套设施。该局在整修时,对“兴界路”路上20多座危病桥全部进行了加固或重建,新做边沟10万多米,加固和新增涵洞近百道。同时,为确保抢险应急和改善路面时有拌合站炒油籽,该局投资20万元,新建公路养护防洪抢险应急中心,并在龙王垭遂道口建起了一座3000型的节能环保式大型沥青拌合站。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