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 正文

活力是这样焕发的

时间:2014-09-22 08:46:37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县公路局推行行业改革侧记
通讯员吴德华
今年是公路交通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县公路局签订的《年度目标责任书》总体要求是:路况质量要提高,职工待遇要增加。可包干使用的养护经费还是在原地踏步、分文不增。面对难题,怎么办?只能向改革要效益。只有改,才会有活路。这是该局领导班子在今春召开的行改讨论会上得出的结论。
改人管人为制度管人
改革,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把人人都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该局健全了行管、财务、人事、审计、工程、养护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对考勤实行用指纹签到签退,明确规定凡一次性旷工达15天以上的、一年累计旷工在30天以上的,坚决予以除名;对“三公”经费的支出严格控制。班子成员一人出差,一律搭乘班车,二人以上出差,由办公室统一派车,并按照路程远近加油,在县内一律在道班用餐,出外每人每天只补贴50元的就餐费;所有小车节假日、双体日全部入库封存,小车司机下班后必须统一将小车停在局机关大院内,步行回家;打印公文用纸都是由办公室统一发放管理。
改“铁饭碗”为“泥饭碗”
为了彻底消除过去那种事业单位的门只能进不能出的错误认识,该局一改过去的“终身制”为“聘用制”。单位和员工由“一招(工)定终身”变为甲乙双方的关系,“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
聘用合同每三年一签,员工在三年聘用期内没有违背合同内任何条款、表现优秀的,只要双方自愿可续签合同。凡连续两年年考核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员工,一律给予辞退;凡年度考评倒数第一的,经帮教在三个月内仍没有明显转化的,实行末位淘汰制;对员工薪酬一律实行多劳多得,绩效工资与员工的工时工效直接挂钩,按月用“百分制”方式进行考核兑现,干多多得,干少少得。由于彻底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不想干活只闹着要多拿钱的人没有了,路况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改“铲草”为“种草”
多年来的传统养护方式都是路肩草只要一长起来,就将其铲得干干净净。这种养护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年将一半以上的精力都用在了铲草上,而且破坏了路基植被,边坡坍塌一年比一年多。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该局改铲草为植树种草,采用生态固基养护法。近几年来,共在公路边坡路肩上栽植名贵路树50多万株、种草皮近40万平方米。如今,这些人工种植的草皮已长得像绿色地毯一般,大部分都压住了杂草的生长,不仅节省了大量用于铲草的人力、物力,而且稳固了路基,使水毁地灾下降了7成以上。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