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 正文

竹溪县2013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时间:2014-01-28 10:21:30      字体:  打印  播放
2013年,我县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招商理念,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依托以商招商、商会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环境招商,采取节会推介、企业引导、产业对接等方式,大力宣传优势、推介项目、组织对接,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引进县外境内资金25.4亿元,占市计划18亿元的141%,占县计划21亿元的121%,均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目标任务。
全民招商氛围日益浓厚。县委、县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的关键措施来推进,对招商工作“逢会必讲、逢会必强调、逢会必安排”,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拜会洽谈,对重大招商项目带头上阵抓谈判、抓协调、抓督办,促成了电源生产、精密电子元器件生产、楚秦生物医药经营、牛头山生态城开发等一批项目的顺利落户;全县各地、各部门也将招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工作责任,严格奖惩措施,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招商,个个身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的责任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全县各级抓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全民招商态势日益明显。
招商网络建设不断健全。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招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全县15个乡镇、81个县直单位均明确专人、成立专班主抓招商工作;新成立北京、武汉招商工作站,并充分发挥广州竹溪乡友会、东莞湖北十堰商会、河北同乡会等招商平台的作用,专业招商成效显著;新上线运行《竹溪招商网》,对我县投资环境、成效、政策和项目广泛对外宣传,搜寻投资考察信息积极联系对接;新开通《招商引资信息管理系统》,招商项目信息获取和统计更加规范便捷。
项目包装工作效果明显。2013年以来,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主体功能区划分和我县资源禀赋情况,按照工业、农业、生物医药、矿产开发、商贸旅游、城市建设等类别,精选了近百个项目分层次进行包装:编制项目可研报告的有25个,制作了项目建议书的有30个,其它均按统一格式制作了项目简介。如新包装的储能新材料开发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课题组专家的高度评价,矿泉水开发项目受到哇哈哈集团的高度关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得到英利集团的充分肯定,魔芋产品加工、红豆杉种植加工等项目引起了投资方极大兴趣,项目库建设不断充实,基本形成了“开工建设一批、宣传推介一批、整理储备一批”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建设格局。
项目推介成效显著。广布信息网络,及时掌握投资动态,采用多种方式推介对接。一是组建招商小分队多次赴广东、北京、山东、河北、浙江、安徽、武汉等地,就电子产品、矿产资源深加工、太阳能发电、矿泉水开发、牛头山生态城开发等项目有针对性的拜会洽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二是积极开展节会招商。借鄂渝陕国际商贸物流园开业、金竹广场开盘盛典契机,举办了两次招商推介活动,达到了推介项目、结识客商的目的;参加省市组织的如“饮水思源光彩十堰行”、“华创会”、“海峡两岸经贸洽谈”、“国际潮团联谊会”等主题招商活动,通过高频次组织和出席各种经贸交流活动,签约了一批项目,加强了我县与外界客商的联系,拓展了宣传竹溪的平台,培植了关注支持竹溪的新群体。三是围绕新型能源和优势资源开发等产业,紧盯行业龙头企业抓对接。为使优质矿泉水资源得到开发,连夜驱车18小时将冰覆矿泉水样品送到娃哈哈集团;为使钒电池生产项目落户竹溪,我们委托国家级项目编制单位制作了可研报告。目前,项目进展良好。四是坚持实施回归工程、以情招商,积极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员回乡投资兴业,促成了电源生产、精密电子元器件生产为代表的一批工业项目落户竹溪。五是不断探索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法,围绕重点产业广泛开展招商活动。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进一步优化我县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主动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对重点招商项目,严格按照 “六个一、两隔离”的要求,履行项目协调服务职责,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对规模较大,需协调上级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项目,由县行政主管部门全程代理为投资业主到上级部门办理备案核准、环评、安评等相关手续,并限时代理办结完毕,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新出台《县级行政审批、行政服务和收费事项标准目录》文件,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和收费行为;建立完善涉企检查和监督机制,切实保护投资业主的合法权益,努力为招商项目进入竹溪提供便利条件。全县招商引资“亲商、富商、安商、助商”的氛围不断浓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黎作荣刘俊)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