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全面落实全市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要求,围绕“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主题,聚焦“一城四地”功能定位,锚定“整体提升、争先进位”目标追求,我县组织各行业系统及相关领域青年干部广泛开展交流研讨,通过头脑风暴碰撞思想、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竹溪党建”特开设“‘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大讨论”专栏,全景呈现青年干部大讨论活动凝聚思想共识、奋力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
4月17日,竹溪县融媒体中心围绕“提升能力作风 服务建成支点”主题,开展一场富有成效的青年干部大讨论活动。9名青年干部结合自身岗位,踊跃发言,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在融媒发展中展现新作为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青年干部们紧密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有的干部从新闻采编的角度,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挖掘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素材,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有的干部从媒体融合的角度,要加强学习新技术、新应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形式,提升新闻宣传“四力”;还有的干部从团队协作的角度,要增强团队意识,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融媒体队伍。
在认真听取青年干部的发言后,县融媒体中心主要负责人对青年干部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青年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提升能力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明责负责,发扬斗争精神,厚实能力基础,主动履责尽责;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勇于担当作为,积极主动地承担工作任务,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在融媒平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为竹溪以节点之为服务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青年干部发言摘录
办公室干部 明亮
作为办公室干部,我将坚守岗位,为“服务支点建设”尽我所能。首先,我将扮演好政策“中转站”的角色,实现“零延迟”“零损耗”的信息传递,确保上级指示能够迅速且准确地执行。其次,我将加强服务支持,作为连接各部门的桥梁,负责文件处理、会议组织、综合协调以及后勤保障等任务,为团队成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确保工作的顺畅进行。最后,我将致力于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挑战。
人财部干部 谭婷婷
作为人财部干部,我将结合工作岗位,聚焦于“服务支点建设”,持续深化专业技能的学习,刷新知识体系。深入研究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预算编制、决算处理、政府采购等领域,掌握最新的财务政策和法规,提升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财务审核报销制度,避免不必要的开支,提升资金运用的效率。增强政治意识,建立宏观、系统、全局的视角,将个人工作置于全县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问题、规划发展,以更高的视角、更严格的标准、更优质的服务、更高效的工作,积极推进本职工作的提升,为服务支点建设贡献力量。
广告经营部干部 洪伟
作为广告经营部干部,我积极将“服务支点建设”的工作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中,致力于经营创收业务的发展,深入探索本地的特色资源,创新广告产品和服务,拓展客户市场,努力做好助农直播,重视学习广告策划、营销、创意等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提高团队的业务能力,为广告经营创收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意。
编辑 李晓雯
作为编辑,我将紧扣“建支点、提能力、比贡献”要求,以三个聚焦为支点建设注入宣传动能。一是聚焦政策传递精准度。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主题,策划好专题专栏,用图文、短视频等形式讲透政策、传递基层声音。二是聚焦群众服务快捷性。优化网站功能,加强政务信息公开,畅通民意反馈渠道,推动“一网通办”提质增效,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便捷,增强线上服务满意度。三是聚焦传播能力再升级。实施“编校审三关负责制”,确保“文经我手零差错”;提升H5、可视化图表制作能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传播质效。
编辑 罗杨
作为编辑,我将立足岗位“服务支点建设”。一是深耕内容创新,深挖县域发展亮点,用图文讲述产业突破、民生改善故事;二是提升团队战力,以身作则并积极动员采编人员学习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形式;三是打通线上线下,联动乡镇县直通讯员建立宣传网络,扩大传播覆盖面;四是发挥中层干部作用,带领团队提升采编效能,严把内容质量关,打造有深度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以融媒体矩阵为支点,撬动县域发展正能量,为“大山里的深圳”建设贡献传媒力量。
记者 任鑫
作为记者,我将致力于提高新闻采集和新媒体应用的技能,培养扎实的专业能力,深入基层,挖掘民生故事,通过充满情感和深度的报道,传递公众的声音,为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方式,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及时传播县域的发展亮点和改革成就,吸引更多的关注,汇聚发展的力量,为“服务支点建设”贡献媒体力量,在自身岗位上发挥光和热,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和担当。
记者 袁正伟
作为记者,我立足岗位服务支点建设,持续打磨专业能力,在新闻采写、摄像、剪辑等基本功上精益求精,练就敏锐的新闻嗅觉,精准捕捉发展中的关键事件、先进典型。重点围绕支点建设的重点项目、新兴产业,深入一线调研,撰写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让大众清晰了解建设进程与成果,凝聚奋进力量,讲好竹溪故事,传播竹溪声音。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倾听群众心声,搭建起民众沟通诉求的桥梁,以高质量报道为支点建设添砖加瓦,为区域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新闻采编干部 王闯
作为新闻采编人员,我以“提升能力作风 服务支点建设”为工作目标,着力提升专业能力,时刻保持对政策的敏锐感知,深入学习领会建成支点的战略意义与内涵,确保宣传报道方向精准。增强专业能力,锻炼在复杂信息中挖掘新闻价值的眼力,提升采访提问的沟通力,磨砺撰写深度报道的笔力。聚焦支点建设中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深入一线挖掘鲜活素材,用有温度、有深度的报道,展现建设成就,凝聚发展力量,传播发展强音,创新报道形式。
主持人 肖文燕
作为主持人,我立足岗位,以“建支点、提能力、比贡献”为行动指南,在服务加快建成支点中展现担当。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以镜头和话筒为纽带,深入宣传党的政策,讲好发展故事,凝聚共识;二是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全媒体技能学习,创新表达方式,增强内容传播力;三是主动服务大局,聚焦区域发展亮点,策划专题报道,助力支点建设;四是比学赶超争优,对标先进找差距,在内容质量、传播效果上争创标杆。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