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种子工程,提高良种普及率。全县水稻优质品种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杂交种普及率达到100%;苞谷杂交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油菜杂交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通过“种子工程”的实施,使农作物良种率稳定在95%以上。
实施温饱工程,增强地膜应用覆盖率。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上,我县以“温饱工程”为依托,稳定和巩固实施面积,拓宽实施领域和范围,由旱生作物发展到水生作物,由粮油作物发展到经济作物。地膜玉米推广面积稳定实施15万亩,两膜玉米平均亩产484.3公斤,较露地栽培增32.3%;地膜水稻推广4万亩,亩平单产725公斤,较普通栽培亩增107公斤,增幅17.2%。地膜洋芋稳定推广3万亩,样板田调查较露地亩增550公斤,增幅49.5%;地膜莲藕推广3000亩,一般较对照增产30%,提早上市20天左右,亩平增收1000元。
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土地循环利用率。即推广使用农家肥、生物固氮肥、绿肥还田、秸杆还田示范面积达1万亩以上,减少化肥施用量达5000吨;实行豆麦、油麦的短期轮作和绿肥与麦类的轮种,推广面积达3000亩以上,使土地用养结合、作物合理组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大力推广测土配肥技术,保护农田养分供求平衡。
实施植保工程,提高农作物病害抵御力。积极推广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年开展高毒高残留农药清理工作4次以上,安排采取粘虫板诱虫、频振式杀虫灯、生物印楝素杀虫示范区3个以上,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有害生物对农业造成的损失,粮油作物防治率达到90%以上,茶叶、魔芋等经济作物防治率达到85%以上,并建立健全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报告网点,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警预报,积极应对农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年挽回有害生物所致农业损失达2000余万元。
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先进技术入户率。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实施范围。今年农业科技示范户达到2000户,辐射带动15000户,重点示范区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使全县农业实用技术入户率、到田率分别达到85%、8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五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重点区域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张玲)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