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十堰市2023年教育资助工作现场会上,竹溪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会上作了《关注县外就读 助力乡村振兴》的交流发言,获得与会人员一致好评。
竹溪户籍在县外就读的贫困学生分散广泛、流动性强、占比较大,是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难点。近年来,竹溪县围绕县外学生资助难的问题,凝聚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在精准核查信息、精准落实资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形成一套完整机制。先后出台和健全全员普查防返贫制度、资助政策动态调整制度、动态监测防返贫制度、学生资助包联工作制度、定期培训制度、督导考评制度等,形成完整的宣传发动、监测排查、政策落实、督导考评制度体系。
建立一个比对台账。每年春秋季,以县乡村振兴部门防返贫监测系统数据为依据,进行初步筛选,建立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等家庭学生数据库。借助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再与民政、残联、学籍等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建立县外就读学生台账,为全员普查和精准核查打好基础。
做好一次全员普查。针对县外人员存在空挂、失联、流动和联系方式变化频繁等特点,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员普查防返贫”活动,组织县、镇、村干部,开展全域走访、全员普查。该局结合县内外学生资助台账,每年春秋开学季,组织教师开展学生资助排查专项行动,全面核实掌握在县外就读学生所在地、学校、年级等准确信息。
落实一份包保责任。对学生资助工作实行行政、教育“双线包保”责任制,每名受资助学生落实一名包保干部、一名包保教师,全面负责资助对象的信息排查、政策宣传、交流反馈、资助落实;定期进行督查检查,将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学校年终综合目标考核。
发放一份告知书。加强包保干部教师与资助家庭的双向对接,通过信函、QQ、电话联络、手机短信、村民微信群等方式加强资助政策宣传,让惠民政策学校说得清、家长看得见。2023年春,全县累计发放告知书近3千余份,发放一封信4万余份。
致一封公函。该县政府(或教育局)每年向学生就读地教育部门集中发函,协调学籍所在地教育部门协助落实资助政策、反馈资助情况。近三年,该县向在县外就读的各学段贫困学生就读地28个省市660个县(市、区、旗)教育局发出公函4100余份,督促流入地学校落实学生资助7000余人次。
凝聚一份合力。坚持统一组织领导,县、战区、学校、村“四位一体”推动,乡村振兴、教育、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联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协查和数据比对、通报情况;注重发动社会参与,监督资助政策落实,协助信息排查和资助宣传,凝聚资助工作的最大合力。(李伟 黄昭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