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参选人大代表:谁能参选?如何参选?

时间:2011-06-14 08:36:20      字体:  打印  播放

谁能参选?

参选权利人人有

参选人大代表实际上并不神秘, 每一届人大代表选举,都有很多我们的“身边人”通过联名推荐最终当选,如海淀区人大代表吴青等便是此类情况。从这个角度讲,2011年的参选潮,也并非新鲜事。

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相关规定,人大代表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类。其中,乡镇和县(区)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即由划定的选区内选民直接投票产生。

成为一名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条件并不苛刻,按照选举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根据选举法规定,成为候选人有两种途径:由政党、团体推荐候选人和十人(选民或代表)以上联名推荐候选人。

这就意味着,只要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18岁以上公民,几乎人人都拥有成为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权利。

批注

“独立候选人” 说法没依据

著名媒体人士李承鹏等人宣布参选人大代表后,“独立候选人”、“民间候选人”、“自荐候选人”等称呼层出不穷,不过,这样的说法其实并无法律依据。

首先,按照选举法规定,任何公民参选县乡人大代表,首先要在选区进行选民登记,由选举委员会对选民资格进行审查和确认;其次,候选人的产生需要他人推荐,无论是政党、团体推荐还是联名推荐,均不允许候选人“自推”,需要除自己外的其他选民及团体进行推选。因此,“自荐候选人”的称呼无从谈起,“独立候选人”也不符合法律规定,所有候选人都应统一命名为“代表候选人”。

按照法律规定,各政党、团体推荐的区县及乡镇代表人数,只占人大代表的一小部分。另外近80%的代表,均来自十人联名推荐。这其中既有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也有没有相关背景的候选人。

如何参选?

参选者先确认选区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参选者,其条件并非高不可攀。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人大代表参选者的关键,与任何选举并无二致——让你所在选区的选民对你更加熟悉、认同并支持你。因此,参选者首先要做的,便是确认自己所处的选区及选区中的选民。

按照选举法,选民登记是由选举机构对依法享有选举权的公民进行登记、确认其选民资格的必经程序。没有登记的选民将无法参加人大代表选举,也不能成为代表候选人。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这意味着选民既可以在居住地登记,也可以在单位登记;但每一选民只能在一个选区登记,不得重复登记。

需要注意的是,选区的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一名至三名代表划分。在实际选举过程中,人大选举的选区经常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参选前应尽量确认自己的选区划分、代表名额、选区内的单位及选民情况。

确定选区后,有意参选的选民可到选区工作组领取《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登记表》,并寻找支持者,征集推荐联名。按照法律规定,十名选民的联名推荐可以生效,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收集更多的选民签名,将有利于进入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也可防止在十人中出现不符合规定选民、导致联名失效的情况。

联名推荐成功,只能保证参选者成为代表候选人,这与正式代表候选人还有很大差距。按照法律规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产生,要分多个环节,提名仅仅是其中第一步。之后代表候选人由选举委员会汇总后交选区选民讨论、协商,根据较多数选民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必要时可以通过预选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由于十人联名便可获得候选人资格,一个选区中的代表候选人往往多达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因此,对于目前宣布参选的“草根参选者”,成为正式代表候选人才是最大的挑战。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宣传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批注

代表选举的关键时点

想要顺利参选北京市人大代表,有几个关键时间点必须掌握。

2011年9月左右,北京市选民登记将拉开大幕,确认选民资格、选区划分等事务,均将在此时进行。正式选举日的20日前,将推选和公布选民小组组长、副组长等职务,选民小组将成为选举的“元素”,直接影响之后的选举进程。

同样是在选举日的20日前,正式选民名单将被公布,同时选区中所包含的企事业单位和代表名额也将公布,参选人应在第一时间掌握这些资料。选举日的15日前,将公布代表候选人名单,此时候选人要加快自己的宣传步伐,让更多选民了解自己,支持自己。选举日7日前,选举日具体时间、地点等信息将公布,并确认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怎样宣传?

参选者可成立竞选团队

作为“草根参选者”,想要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宣传自己无疑是重要的环节。近日宣布参选的李承鹏等人,就高调成立了自己的竞选队伍和顾问团体。我国选举法中,没有禁止公民成立竞选团队的条例。因此,参选公民可以按需求成立自己的竞选团队,设立竞选办公室等。

对选民进行宣传,首先就要让选民认识自己,制作海报,宣传稿件乃至成立网站,都是推销自己的好方式。如所在选区为社区,参选者还可以通过社区论坛宣传自己,也可以通过逐户登门造访,发送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如今火爆的微博,也成为了诸多参选者的前沿阵地。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活动在选举日必须停止,以避免干扰,影响选民投票。

当然,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参选者,能够代表选民利益才是根本。无论是宣传材料还是平日所作所为,参选者都应该让选民了解到为选民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如果得不到选民的认可,任何宣传都是无力的。

批注

求支持 先做实事

如何才能争取选民的支持?常年担任海淀区人大代表的吴观乐建议,一旦决定参选,就应该着手为选区做实事,并研究选区内选民的利益需求。

海淀区人大代表许志永等人撰写的《人大代表联名推荐候选人参选指南》中也建议参选者,应该在选区内做一些家喻户晓的实事,如社区参选者可参与推动成立业主委员会,维护业主利益;如在大学中参选,可以调查学校食堂、宿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动员大家共同解决等。

当然,这样做实事并非功利之举,只有拥有一颗为选区选民争取利益的心,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这也正是参选者最应具备的素质。

[对话]

“参选本身就是普法过程”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