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聚焦在2009年最壮观的一幕:全省大调研!17个市州党委主要负责人在调研,省财政厅等近10个厅局在调研,省直宣传战线各单位在调研,沉甸甸的一本调研报告汇聚着大大小小近百次扎实调研的成果,热乎乎的“31号”文件——《湖北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意见》凝结着上上下下近千人深入探索的智慧。全省大动员!书记、省长听取专题汇报,做出明确指示;省委常委会、省长办公室专题研究,进行全面谋划;全省推进大发展大繁荣动员大会隆重召开,进行全面部署。全省大行动!“八大工程”确定了“路线图”、“时间表”,使软指标变成硬任务、硬措施,将《实施意见》变成方案,方案转为项目,项目化为行动,一个文化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到来了!
实施理论武装工程,构建引领科学发展的思想平台。湖北是社科资源、理论资源大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以省市县三级理论宣讲网络为基础平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整合各类理论资源,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优势学科和研究基地,办好一批理论类报刊、网站、栏目,形成一批理论工作品牌,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和军营,着力回答影响湖北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构建引领湖北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思想平台。
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培育现代人文精神。荆楚文化山高水长,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敢为天下先”等自强进取、开放兼容的人文精神,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拓展升华,涌现出了一大批英模典型,形成了“98抗洪精神”,抗击雪灾、震灾的团结互助精神,激励着全省人民奋勇前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破除荆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让荆楚人文精神焕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以群众性文明创建为抓手,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实施舆论传播工程,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全省报刊、广电、网络等传播媒体的建设和发展,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媒体传播能力。5年内打造10个以上年发行量过100万份的大型报刊,建设全国一流的报刊出版业方阵;推动湖北卫视提档进位,收视率3年内进入全国前列;加大对以荆楚网为龙头的新闻网站建设力度,力争3年迈进全国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第一方阵。
实施文艺精品打造工程,提升荆楚文化品位。着力构建完善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体系,推动湖北优秀精神产品不断涌现,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荆楚文化品位,增强文化实力。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推出50部具备国家级水准、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湖北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重点文艺精品。每年创作生产1至2部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加快文艺精品的产业化、普及化、市场化步伐,实现文艺精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让文化惠泽人民大众。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到“十二五”末,省广播电视基地、省图书馆美术馆、荆楚文化名人园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将陆续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将惠及千家万户,全省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全部达到国家等级标准,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及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将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工程,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坚持公益属性,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内在活力,提高服务水平;经营性文化单位,加快转企改制步伐。出版发行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大型出版发行企业;电影业加快院线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数字院线;文艺演出院团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组建综合性演艺集团公司,探索组建湖北省演出院线;文化市场组建综合执法机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形成湖北新的经济增长极。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等重点产业,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与互动,不断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形成2家总资产和年销售收入双过百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3至5家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的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建成一批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基地(集群),形成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成为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实施文化人才建设工程,造就一支宏大的文化队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把向海外引进高端文化人才纳入“湖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评选表彰“湖北终生成就艺术家”和“湖北青年十大文化杰出人才”,建立健全以奖代投、以奖代补的机制,对获得国家级大奖的各类文化产品和作者给予重奖。打破体制、身份界限,把体制外人才纳入人才工作服务对象,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方式,为他们贡献聪明才智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魏炳锋)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