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优化发展环境访谈录》之十四:——访县地税局局长李锐

时间:2012-04-12 19:07:28      字体:  打印  播放

发挥职能作用 优化税收服务

——县地税局局长李锐访谈录

通讯员付修林记者王德文
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后,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 “优化发展环境”这一主题,围绕把竹溪打造成为服务最佳、收费最少、信用最高、环境最美、法制最好的投资“福地”,全县上下迅速兴起了“提高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热潮。6日,县地税局局长李锐接受《今日竹溪》记者的专访,着重就怎样发挥职能作用,优化税收服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当前,全县上下开展“优化发展软环境”大讨论,作为地税局长,你认为最好的发展环境是什么?请你谈谈地税部门在“优化发展软环境”上做了哪些工作?
李锐:开展“优化发展环境”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事业大发展的活动,是县委、县政府站在新的起点上提出推动竹溪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顺利完成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促进竹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税部门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必须积极融入到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之中,选准切入点,找准结合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加快建设“生态竹溪、能源竹溪、人文竹溪、宜居竹溪”贡献力量。
税收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完成税收任务,还要在确保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在促进地方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上下功夫;在组织收入过程中要注意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引导经济健康发展。县地税每年都对各乡镇的经济发展态势和税源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并了解重点企业情况,牢牢掌握各支柱产业的税源情况。经过深入调研,局党组制定了组织收入思路和组织收入措施,确保了税收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提起税务机关的环境建设,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的是服务“微笑”、政策“宽松”等。但我们认为,好的投资环境核心,现今不再单纯是政策上的减免或优惠因素,而在于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文明执法程度。最好的投资环境就是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本着这一认识,近几年,县地税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对于涉及纳税人利益的事项,均采取有效手段向社会予以公开,落实各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制,有效发挥政务公开在加强地税机关“法治、公平、文明、效率”和优化地方经济发展环境的作用。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保证税收执法的公平、公正,取信于纳税人。稳步推进法治地税建设,切实开展税收宣传月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按季开展税收执法监察和执法检查,进一步推动了依法治税进程。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全面提升县局征管执法水平,为地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三是公平税负,增强税收执法透明度。大力推行 “阳光作业”,做到执法依据公开、执法过程公开、执法结果公开、监督办法公开,增加税收执法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广大纳税人的监督,确保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正确执法、清正廉洁;做到税法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杜绝关系税、人情税、态度税;促进平等竞争。四是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及宣传解释工作。做到政策一出,立即执行,不压不拖,确保税收政策落到实处。
记者: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固然重要,但是纳税服务也是重要的方面,请你谈谈地税部门怎么做好服务 “优化发展环境”这篇文章?
李锐:在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中,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同样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我们税务部门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增强了参与意识,一方面正确执行税收政策,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力求增强企业“造血机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税务机关的工作特点和有利条件,为企业提供信息,融通资金,代培财会人员,帮助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克服了单纯“就税收论税收”的观念,牢固树立了从经济到税收观点。同时,注意正确处理促产增收,服务企业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围绕经济发展,促进税收增长,赢得了依法治税与服务企业相互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新局面,促进了税收工作的深入发展。
近几年,我们地税部门不断开阔视野,建立与竹溪经济建设相匹配的纳税服务体系,营造出和谐纳税氛围。一是注重软硬件建设,办税服务厅实现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服务大厅转变。办税服务厅按照“全功能一窗式”岗位需要,着力培养一岗多能、一人多岗的全能型人才。全面实行“一窗式”服务,积极推行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延时服务、首问负责制等办税制度,力争实现高效服务。设置了全职能的综合服务窗口,纳税人在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办理各项涉税事项。在全市率先推行“先办后审”工作,办税程序更加简化,办税效率明显提高。开通流动办税服务厅,设立固定服务点15个,逐步满足偏远地区纳税人的涉税服务需求。二是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纳税服务手段实现由传统手工操作向先进信息技术转变。在信息化建设上,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满足各类纳税人的需求。我们深化信息管税应用,大力推广网上办税和个体批量扣税,成功上线运行货运发票系统,全年税收申报率达99%,入库率达100%,欠税增减率压欠到20%以下,滞纳金加收率100%,网络申报率达90%;利用房地产交易评估软件,规范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征管,房地产评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实行全程服务模式,纳税服务领域实现 “管理者”向“参与者”角色转变。全力配合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从细微之处做起,加强政策宣传和个性化辅导,实现税收管理的服务前移,实现税收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为重、企业家是老大”的理念,积极开展“百人联千户,真情送服务”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信心。认真落实营业税起征点调高政策。优化纳税服务方式,落实纳税服务首席代表制度,全方位的纳税服务更加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县地税局把这次活动作为提升地税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来抓,健全组织抓部署,广泛动员造氛围,深入学习提境界,对比分析找问题,整改落实促工作。
记者:就服务经济软环境建设,请问作为地税部门,下一步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软环境建设?
李锐:解放思想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解放思想,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的成效必须放到实践过程中来检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县地税局将围绕“三个着力点”做好结合文章,促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税收业务工作的双赢。一是抓组织收入,为加快建设“四个竹溪”提供财力保障。围绕组织收入这一中心,在做好全县地方税源分析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深化分税种、分行业、分经济类型的管理,加大税务稽查工作力度,争取圆满完成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目标。二是抓税收服务,为加快建设“四个竹溪”献计献策。在全面落实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纳税人的“三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部门战略决策的研究,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特别是针对我县地方税收收入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政策创收、管理增收、综合治税促收“三篇文章”,用好政策、用足政策、用活政策,努力促进地方税收结构的优化。三是抓规范执法,为加快建设“四个竹溪”营造良好环境。牢固树立税收法治观念,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大执法检查和整改力度,更好地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