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竞芬芳 竹溪县乡镇经济发展巡礼

时间:2009-09-11 10:50:59      字体:  打印  播放

蒋家堰:
产业活水源源来

“放水啦!”随着竹溪县蒋家堰镇中原村党支部书记陈世富的一声吆喝,中原水库的清水源源不断流入百亩稻田,一只只小龙虾在流水中奔往稻田深处。据陈世富介绍,今年中原村集中联片发展了150亩克氏小龙虾种虾养殖示范区,为全镇推广稻田养虾提供种苗。按照亩产至少750公斤计算,每亩成虾产值至少在1.5万元以上,收入可观。
这是蒋家堰镇发展特色养殖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蒋家堰镇坚持把产业建设作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源源活水,特别是去年,该镇以富强村益盛园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为龙头,在小坝子等8个村鼓励养殖大户建设了13个“150模式”养猪场,联合农户散养形成了遍布全镇的生猪养殖网络。位于土城子村的3万只茶园散养土鸡养殖基地自投产后效益显著,目前正筹备增产扩建,前来学习取经的农户也络绎不绝,养殖业成为全镇产业建设的一大亮点。
同时,小坝子村与邻近黄土岭村联合筹建的500亩大棚蔬菜基地正在紧张筹备之中,从小坝子村往北,沿绵芦沟口等5个村的万亩木瓜观光园的土地流转工作已全面完成。不要5年,该片区将打造一个集木瓜种植、旅游娱乐、休闲保健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工程。

丰溪:
烤烟大镇崛起中
走进丰溪镇,烤烟炉整齐划一,烟苗横直成行,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烟叶收购站新站址机声隆隆。
近两年,该镇坚持把烤烟作为第一产业地位不动摇,采取三项措施,强力推进烤烟生产。一是规划到地块,指导到农户。根据各村气候和土地条件,制定详细的发展目标和区域规划,对于规划区的土地,原则上全部发展烤烟。2008年,该镇发展烤烟3317亩,实现产值642万元,烟农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二是管理到细节,考评到人头。制定详细的烟叶生产考评办法,细化到烤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烤烟生产从下种育苗到分级扎把,每一个环节都在严密的监管之下。三是千方百计解决烟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扫清阻碍烤烟发展的一切障碍。这些措施,推动烤烟生产三年迈出三大步,由2007年的800亩扩大到2009年的8500亩,预计产量110万公斤,产值1700万元以上。

城关:
蔬菜产业舞龙头
城关镇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对全镇农业产业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布局,坚持以特色、品牌、规模、效益为重点,一是在规模上做大,以示范点为抓手,以专业种植大户为中心,不断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在品种上更新,指导农户引进以色列黄瓜、樱桃番茄等八个优良品种,使特色蔬菜品质上档次;三是技术上求专,聘请县农技站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科学指导,定期对农民进行田间授课培训,详细解答农民种植技术难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好评。今年该镇新增设施蔬菜基地200亩,新种季节水果100亩,使全镇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00亩,蔬菜总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水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

鄂坪:
万亩药材成规模
鄂坪乡在认真分析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统筹发展药材产业。2009年在原5000亩的基础上,扩大品种,发展急性子500亩、贡菊500亩、白术1500亩、二花500亩、木瓜2000亩,使全乡的药材面积达到10000亩,万亩药材基地形成规模。
建设万亩药材基地,鄂坪乡在产业发展上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药材产业从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解决了全乡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困惑。为保持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该乡正在努力建立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机制,走与具有知名品牌的医药生产企业联营之路,并与其签订长期药材供应合同。为规范药材生产和经营秩序,鄂坪乡正在积极筹建鄂坪药材专业合作社,以科学指导生产,适时指导药农调整药材种植品种和种植结构,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统一服务、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运行机制,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种、养、加相结合”的路子,打出品牌,走向市场,提高效益。

汇湾:
村村融入产业带
今年初以来,汇湾乡依托茶叶、水电两大支柱产业,借助木瓜、板栗、养殖等骨干项目,提出“山上板栗山中茶、茶园里面套木瓜,粮油生产人人抓、养殖大户过千家”的工作思路,根据这个思路规划了全乡的六大产业经济带,即梅子垭、令旗沟、花园、双竹园、柳丰、青龙、白果坪、荣玉等村的茶叶产业经济带;荣玉、堰丰、白果坪、溜口等村的木瓜、小药材产业经济带;青山、幸福、长滩、堰丰、团结、向丰、双竹园、柳丰等村的板栗产业经济带;秦坪、溜口、小河口、白果坪等村的粮油种植产业经济带;青岩沟、溜口、青山、幸福等村的魔芋产业经济带;溜口、土地梁、白果坪库区、小河口等村的家禽养殖产业经济带。
区域特色产业带的建立,将有效促进汇湾乡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龙坝:
瓜果飘香风光美
今年,龙坝乡吴坝村水果基地,络绎不绝的水果商前来收购熟透了的桃子、李子、杏子……攥着一沓沓钞票,果农们喜上眉梢。
龙坝乡是竹溪河水库水源区,担负着全县近三分之一人口的饮用水,水库主要污染来自集镇污水直排,库区农户污水直排。如何减少面源污染,统筹城乡科学发展?
该乡的作法是做足生态农业经济、生态林业经济、生态旅游经济,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宜茶则茶,宜果则果,宜烟则烟,宜养则养,形成了平安、大扒的烟叶基地,吴坝的果茶基地,红庙、砖裕的养殖基地。在生态建设上围绕一库清水送县城,投资320万元修建了集镇污水处理管网,小流域治理8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7%,7年间累计退耕还林11300亩,森林覆盖率达73%。
如今,波光粼粼,碧波万顷的龙坝,向外界发出强有力的信号:风景这边独好!

泉溪:
包袱变成聚宝盆
“山上忙着在挖宝,山腰种烟又种药,魔芋洋芋土里出,水能发电效益好。”眼前的景象,成为泉溪镇独特的风景。
泉溪镇地理位置特殊,海拔高,气温低,处于全县“南烟北茶”过渡地带,既没有北边茶叶的发展相关优势,又达不到南部发展烟叶的相关标准,加上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很难使产业大面积的发展。正视现实,泉溪镇调整产业结构,统筹镇村经济布局,把“一村一品、一叶一芋”定为全镇产业发展方向,全镇设立烟叶、魔芋、药材、养殖、矿产等8个示范片,每个示范片由镇干部带头创办,边做边学,边学边改,干部们比精神、比激情、比干劲,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发展产业。经过几年的建设,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重镇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沉睡多年的“山包袱“变成了加快发展的“聚宝盆”。

水坪:
抓住工业牛鼻子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近年来,水坪镇牢牢抓住工业这个“牛鼻子”,把精力向企业集中、资源向企业汇集、政策向企业倾斜、资金向企业投入。
围绕水泥、墙砖、石材三驾马车,培植全县最大的建材基地,实现建材工业产值3.5亿元。围绕百万吨水泥厂项目建设,重点加快十堰市合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竹溪县永强建材有限公司建设进度,扩大广宇建材、贵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建材企业的生产规模。
扩大烟花爆竹生产基地,完成洞子沟花炮厂整体迁建任务,在原有规模上扩大两倍产能,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把烟花爆竹发展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