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北环”传奇——襄关路绕城段一级公路建设纪实

时间:2012-04-05 08:32:27      字体:  打印  播放

记者 刘安西 通讯员 赵 漫

虽春寒料峭,却没挡住竹溪人干事创业的激情。
3月19日,记者一行来到襄关路绕城段一级公路(以下简称北环路)建设工地上采访。工地上焊花飞舞,挖土机、自卸车的作业声,汇成了一支雄壮的交响乐。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无不令人振奋。工程指挥部的同志自豪地说,这条路修好了,我县中心城区面积将扩大两倍以上,相当于再造两个竹溪县城。
自2011年9月9日北环路开工以来,已完成土石方开挖80.6万方,清淤回填29万方,大中型桥桩基27根,涵洞8道。计划今年底完成路基工程,明年5月1日全面竣工。

决策者:溪城再造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司马相如

在2009年底召开的县党代会和人大、政协会上,县委书记余春存、县长余世明郑重宣布:“在新的一年,我县将北环路建设项目作为全县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城区交通难的问题,实现以谷竹高速、305省道、北环路为主的‘一主两冀’交通新格局。”
计划总投资2.9亿元的北环路,起于谷竹高速水坪镇黄龙村出口处,经金铜岭、漫液村跨竹溪河后沿船形寨村、小河边村、工业园区,城关镇新胜村、东风村,过日进村、水寨村、后坝村、廖家河村、龙坝镇廖家岭村,再次跨越竹溪河交与襄关公路,止于中峰镇花桥寺村,路线全长14.67公里,其中涵洞53道,大中桥340延米。公路等级一级,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0米,路面类型为沥青砼路面。
这是一条竹溪决策者的锐意创新路。我县老城区道路系统先天不足,北环路的开工建设将打通北部老城区交通不便的瓶颈,改变“东西不通,南北不畅,越河不便”的局面,构建县城畅通的“内循环”交通。它直接连接谷竹高速公路竹溪段,建成后将实现竹溪与十堰、襄樊、武汉等经济中心地区的高速化连接。
这是一条竹溪人自己的高速路。北环路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竹房城镇带建设的需要,是谷竹高速公路的重要辅道,是县城连接谷竹高速互通重要通道,是十堰市南部的重要出口通道。建成后可以提高襄关公路竹溪县城区段的通行能力,减轻交通压力,更加有利于促进竹溪城区交通环境的改善,对于加快竹溪县域经济发展,扩展竹溪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一条满载竹溪经济腾飞的希望路。从设计规划上看,北环路将把襄天高速公路和竹溪道路网紧密的连接起来,形成区域内的重要联结通道,对于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及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公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及加快与十堰区域性功能城市建设对接等具有重要作用。

奉献者:物我两忘

“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为加快北环路立项批准建设,2010年,县委书记余春存、县长余世明多次到省交通厅汇报争取项目立项。是年冬,余世明带领工程设计和勘察人员顶风冒雪对北环路进行了实地踏勘,经过先后3次实地踏勘,历时3个月完成了项目设计。去年2月,余世明又率县交通局领导到省争取项目立项,通过多次召开项目工可评审,最终在2011年5月得到了省发改委批复。后又经过多方的配合努力和积极争取,6月前完成了土地要件、环保要件、水土保持方案的报批工作。
北环路工程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申请立项再到批准立项等过程,凝聚了各级领导的智慧和心血,倾注了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承载了全县37万人民群众的梦想和期望,是我县继龙王垭隧道、谷竹高速公路后竹溪交通建设史上又一个重大项目。为保证项目实施,我县成立了北环路工程指挥部,余世明任指挥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贺德斌任常务副指挥长。
拆迁难,难拆迁。北环路征地拆迁也是如此。北环路建设征地拆迁涉及4个乡镇13个村,4个县直单位,2个集体企业需动迁90户385人,征地948亩,迁移坟墓301座,涉及“五杆”迁移及供水管道665根。虽然拆迁人口不是很多,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却是拆迁工作量最大、工作难度最大、涉及问题最多的区域之一。
为破解拆迁难题,保证工程进展顺利,余春存多次到工程一线指导工作,他指出,北环路项目的争取来之不易,是谋划“大交通、大水务、大生态、大旅游”格局的重要工程之一,是缓解县城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竹溪城市形象和品位的现实需要。他说,任何事情只要把政策和道理跟老百姓讲清楚、说明白,老百姓都会理解,继而支持,就没有做不好的事.为此,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征地拆迁工作做得群众心平气和。确保按时完成征地拆迁各项工作,确保公路早日建成通车。
余世明经常深入工地拆迁现场检查指导工作。他指出,修建北环路是一条改善竹溪人民居住环境,拓展城区区域面积,加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切实将这条惠及全县人民的公路服务好、建设好。他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抓好拆迁户安置工作,切实加快安置点征地、土地平整等前期工程建设步伐,实现以安置促拆迁,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拆迁安置工作。要继续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强化管理,规范操作,提高征地质量,深入细致地搞好土地丈量、登记工作,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群众的利益,严格工作纪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在拆迁和建设过程中,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北环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贺德斌多次召开会议,反复强调,要科学征迁、和谐征迁,确保征地拆迁户迁得出、安得下、能发展。
被拆迁户中困难群众较多,指挥部和村组干部采取帮扶生活困难、帮扶农业生产、帮扶拆后创业、帮扶子女就学等措施,积极为被拆迁群众排忧解难。漫液村的刘某,在拆迁工作中表现积极,第一天带头签订协议,妻子却哭红了眼晴。村支书肖远祥看到如此情形,便细细问道,才知道他几亩地的甘蔗今年长势最好,眼看要见收了,却要毁掉。她虽然舍不得,但还是依照丈夫的想法第一户就签订了协议。肖书记便主动找到她说:“你放心吧,我们会帮助你的,以后你就开个小商店我来给你投资,你什么时候见利了就什么时候还我。”刘某一家人感动得当即表示:“修路是好事,我们一定要支持的。”据了解,整个拆迁过程中,共为30户因病致贫、老弱病残的实行了大病救助和临时救济,有力推进了拆迁工作的开展。据统计,工作队员给拆迁户介绍打工场所10处,共计20人,每人每月可创收1500元以上。短短一个月,北环路就完成了从动员到征地拆迁全过程,未发生一起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上访事件。

建设者:筑路当歌

“最有幸福的,只是勤劳的劳动之后。劳动能给人以完全的幸福,幸福——劳动。”——瞿秋白

在北环路建设过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长期奋战在工地第一线,为我县能早日开通北环路而努力着、奋斗着……
自开工建设以来,两个标段的公司负责人亲临现场指挥作战,抽调公司技术骨干,增派质检人员,加强质量监督,抢晴天,战雨天,根据各自工程进展情况,实行多个作业点同时施工。为确保按时完工,对照工程日程表加班加点推进工程建设。
舍小家顾大家,不计得失战“北环”。项目部所有人时刻以工地为家,舍身处地为了这个“大家庭”,做到内增活力,外树形象。自去年3月份指挥部成立以来,由于征地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所有工作人员都放弃双休日和法定假日,始终坚守工作岗位,有的为了北环路建设连父母生日都未能回家尽孝,有的长达5个月未能回家陪家人吃过一顿饭,有的身体生病还始终坚守工程一线……他们弘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正是有了这么一支工作扎实,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队伍,才有了今天北环路的建设速度。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完善承包人的自检、巡检体系,加强每一道工序施工中的巡检,在每一道工序完工后都要实施自检,合格后才向监理单位申报下道工序的施工;完善监理内控体系,项目部负责抓监理的工作业绩、效绩,通过实体质量检测来考核监理员的工作实绩,监量办通过巡检来规范、约束监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实行严格的工序鉴证制度,明确职责,强化工序的管理。对不合格的工程绝不手软,采取停工整改、返工等措施。抓监理单位的工作质量,保证监理对工程质量控制在全天候、多层次上,加强了节假日、夜间的监理工作,努力消除监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总工、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负责巡视监督日常工程质量,及时进行自检。
建设者们始终把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狠抓措施落实,确保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整体上保证了安全工作覆盖到整个项目、各个环节。项目部在各工区开工前,对班组长和工人进行安全技术演练。各机械设备悬挂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作业人员要求熟悉操作规程,掌握机械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措施。对基坑周围和高空作业区域,必须要求设置安全网,工人进入工地必须配戴安全帽。进行起吊作业时,必须有安全员监管作业区下方无行人车辆。在路口、孔井口、配电箱等处,设置醒目标牌。排查各工点安全隐患,检查消防器材和救护器具的好坏,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及时督促整改并检查是否整改到位,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

附:北环路摄影图片:http://zxxww.com/bhl.aspx?page=1&menuid=1596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