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科技兴企之路

时间:2012-04-04 09:57:45      字体:  打印  播放

“北纬31。的阳光雨露,海拔1000米的云蒸霞韵,成就了这里的绿色传奇。登高四望,青翠满目,万千碧波起伏于峰峦;凝神静息,山峦轻拂,醉人清香流淌在林泉。
天赋灵犀,佳茗于斯,这就是龙王垭。
——摘自《龙峰茶韵》

科技承启 闻茗遐迩
——探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荣膺企业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科技兴企之路
记者刘俊

地处秦巴山北部的竹溪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国茶乡”“中国有机绿茶之乡”,茶叶是其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最古老的茶场——龙王垭茶场就坐落于此,那里生长着闻名遐迩的茗品——龙王垭茶。
正值四月暮春时节,翠绿爬满绵延起伏的山坡。采茶女们忙碌的身影在龙王垭茶园中来回穿梭,间或一支支动听的采茶歌飘荡开来,乐的运茶车、送茶人忍俊不禁,一幅别开生面的春收图浑然天成……收获的主旋律,在这个季节盘旋。继“湖北绿茶第一方阵品牌企业”,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湖北省武当道茶协会核心企业”、“湖北省优秀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茶叶行业三强龙头企业”荣誉之后,日前,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又被评为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这是我市建市以来第一个获得该荣誉的企业。
是什么助推依靠深山资源发展的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稳摘龙头企业的桂冠?不妨沿着它发展的脉络一路探究。

蜕变:国有体制转型股份制

“企业改制,如同孩子断奶,独立生存才能身强体壮。”2006年,县政府冲破“国营”观念的束缚,整体拍卖了龙王垭茶场。现任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郭承君果断的分别一次性买断了龙王垭茶叶(集团)茶场和水坪镇前进茶场,自此,经营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国营龙王垭茶场正式更名为“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企业也随之转型为民营化新体制。
思路决定出路。为了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新成立的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迅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一方面,从企业软实力着手。主抓队伍建设,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来改善企业的整体精神风貌。为此,该企业主动下大力气落实员工的福利待遇问题,一次为600多人补交了多年来的养老金和医保金。这些举措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迅速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来源,其生产、加工、贮藏、营销各个环节迅速加固、壮大。另一方面,从壮大企业硬实力展开发展,大力落实。改革后短短1年内,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兼并联营了25家中小茶场,收获总面积11万亩、30多万公斤的年产茶叶量,实现利税500多万元,产品还远销欧盟及东南亚。该企业两年后又被命名为全省重点优秀龙头企业,后又成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
现如今,形成规模的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已拥有固定资产10194万元,公司下辖7部1室、1个技术中心,37个加工车间,员工330人。公司自有核心标准茶园14000亩,联营茶叶基地20000亩,示范带动竹溪10多万亩茶叶基地发展。公司主要是以生产绿茶为主,兼营乌龙茶、红茶、白茶等130多个品种。其中,绿茶主要有箭茶、龙峰茶、龙王垭茶三个类型,年产茶叶总量60万斤,年销售收入2.3亿元。

破茧:科学管理携手科技联姻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面对员工多、场地大的客观和环境,以及龙王垭茶叶生长中遭遇的灾害天气多、产量低、上市晚等劣势,管理好茶园十分重要。
“茶园茶树高度必须控制在70cm以内,茶树棚面控必须制在110cm左右,坚持深耕、除草人工作业,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把茶园培育的郁郁葱葱,亩平产干茶75公斤。”在茶园的管理方式上,湖北省龙王垭茶叶有限公司制定了一条有机、高产、高效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企业还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产权化科学分配模式,通过采用租赁、联营、承包等方式辐射,带动了周边片区中小茶场25个,实现了5480多户农民。按标准化管理茶园,联营的面积达2万余亩。据统计,龙王垭茶业基地面积逐年以15%的速度扩张,共带动了全县11个乡镇的茶叶基地,辐射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带动近6万多农民从事茶叶生产,使茶农人平年增收1500多元。这一实践不仅保证了其产量、质量,还提升了经济效益,实现逐年以20%的速度递增的良好态势。在科学管理茶园方面,龙王垭茶业还导入了标准化生产模式,推行质量全程控制技术,龙王垭茶园也因此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授予全国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
走科技联姻之路。从2006年开始,该企业就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果茶研究所牵手合作。华中农业大学在龙王垭建成了秦巴山区高产优质茶叶试验站,与省果茶研究所共同承担了湖北茶业高产优质集成示范项目,湖北省龙王垭茶叶有限公司还被省科技厅纳入湖北省100个科技创新型示范企业。此外,近几年该企业还先后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果茶研究所建成了标准化、智能化、清洁化生产车间2个,形成了日加工绿茶3000斤,乌龙茶100公斤,红茶50公斤,白茶30公斤的能力。到2011年,龙王垭建成了1间茶叶精加车间,实现日加工能力1.5万公斤,建成了2座1200立方米的冷藏保鲜库,3条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的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已拥有2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包装设计专利21项。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与推广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成蝶:品质力量铸造品牌实力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争创名优精品就是经济效益。”面对市场激烈的角逐,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对于品牌的创建,有着自己的一套心经。
打有机牌,始终将产品质量放第一位。为此,该企业从标准的制订、执行,到产品的生产,检验、包装都严格按标准操作。坚持有机化种植,不施化肥农药,不用任何人工合成制剂,深耕除草不用机械,采摘、加工、贮藏、销售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有机茶质量标准操作,确保茶品安全、保健,实现了绿色化、有机化。专门制订了质量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严格按照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公司,制订的箭茶,龙峰茶的产品标准,得到了湖北省技术监督局的批准,成为了企业产品标准;为了保证乌龙茶、红茶、白茶的质量,还成立专班,研制并制订了三种茶的生产制作标准。湖北省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通过ISO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卫生注册认证,后又被授予湖北省茶业三强龙头企业和省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酿底蕴,注重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人们常说“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优秀的品牌是具有良好文化底蕴的。在创造品牌的同时,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齐抓企业文化建设。先后组织龙王垭茶文学征集,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编辑出版了《龙峰茶韵》;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出台了“竹溪茶歌”,制作龙王垭专题和广告;又与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合作出版了《竹溪茶经》,不遗余力在各大媒体做广告宣传,在竹溪建成了龙王垭茶楼、茶社,与竹溪剧团编演《茶嫂招亲》等戏曲。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广泛宣传,使“龙王垭茶、香飘华厦”这句广告语在荆楚大地深入人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该企业生产的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新加坡科技贸易博览会金奖,其中龙峰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箭茶、龙峰茶先后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省十大名茶。生产的武当道龙峰茶获世博会金奖,龙王垭商标则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佳茗奏华章,实力铸未来。在朝着未来追赶的路上,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再次立下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末,核心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直接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示范辐射鄂西北山区茶业产业开发,公司综合经营收益达5亿以上,把武当道茶的核心“龙峰”品牌培育成全国著名品牌”。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