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竹溪:兴工强县迈入加速度

时间:2021-01-26 08:39:55      字体:  打印  播放

(全媒体记者 刘巧玉 王文彬 通讯员 吴昊)在库规上工业企业34家、2020年实现总产值30亿元、实现税收6000万元......一个个创新的举措、一个个大项目的落户、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无不显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势头强劲,一幅工业振兴的绚丽画卷,正在竹溪大地徐徐展开。

1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工业兴,则经济兴。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全县人民满怀信心谋工业、满怀激情抓工业、满怀执着兴工业,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电子信息、饮用包装水、康养旅居、新业态等六大产业板块,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强基础  完善功能配套。大投入,挥笔绘蓝图;细规划,基建是重点。一个个服务工业园区的基建工程日趋完善,一条条宽敞崭新的道路向四方延伸,一个个工业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当下,驱车驶入县金铜岭工业园区可以看到,园区二级消防站、天然气站、110千伏变电站、东城污水处理厂、保障性住房等重要基础设施从车窗外掠过。这里的一景一角均体现着县委县政府对于搭好平台、做好项目落地配套建设的拳拳之忱。

2

近年来,我县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建设理念,以产业化助推城镇发展,以城镇化振兴产业,促进城镇、产业、生活和生态功能相互渗透与融合,不断推进道路、通气、排水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档次。

3

截至目前,已完成水、电(双回路电源)、路、气(天燃气及集中供热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化工园区专用污水处理厂及企业自行处理系统相结合)、化工园区专属消防站,并建成标准化厂房32栋,配套相应的企业污水处理系统。完善消防设施配套,建有专用的危险化学品罐区、原材料专用仓库、化工园区集中供热系统、环境在线监测、水质监测系统、废水应急池等设施,其他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

4

“现在已入驻化工企业8家,签约入园化工企业12家,1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电子厂房已完工,包括11幢厂房及3栋附属设施,已签约新厂房7幢,3幢厂房已投入生产使用,开始发挥初步效益。”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5

优服务  打造投资“磁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加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为工业经济发展打造“磁场”、蓄足“正能量”,吸引大批项目落地落实,奏响工业经济发展最强音。

改善投资“硬环境”,提升企业“归属感”。我县积极扩展融资渠道,引进投资公司进入竹溪电子产业园,努力实现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落户项目开展保姆式服务,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开启项目快速落地绿色通道。为建成投产企业和在建项目中的斌缘纺织、华兴新材料、常微电子、巨厚新能源解决用水、用电的手续办理问题。

6

积极为企业服务,确保企业效益“颗粒归仓”。组织专班通过对园区内各企业用工需求进行调查和汇总,发动企业通过网上招聘等线上方式发布招聘信息,帮助企业和县内务工人员通过线上招聘方式面签务工人员2200余人。并积极联系农商行、湖北银行、企业服务中心等金融机构为企业发放金融贷款2000余万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7

 

8

抓项目  精准招商布局。发展工业,项目是载体、是财源、是后劲,是实现竹溪工业快速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为中心,以建设工业强县为目标,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优势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项目包装推介,制定了电子产业园实施方案,编制了30个电子项目推介书,成立了由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招商工作专班。

10

多渠道多途径招商,园区管委会主动作为,克服困难,采取线上洽谈、电话沟通、网络对接等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龙头招商、回归招商、双向对流招商、PPP合作招商、互联网+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开展招商引资,由园区主导洽谈的招商引资项目共计28个,达成意向协议15个。

11

配合招商组招商,今年以来,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奔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电子产业、电子信息、文旅康养、生物医药、资产管理等方面开展招商活动,外出拜访企业达20余家,并与县主要领导一起实地考察学习了上海市长宁区陈家桥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细规划  聚焦兴工强县。企业厂房鳞次栉比,园区道路四通八达,大型车辆来回穿梭,工厂车间生产有序……这是我县工业发展的一个个缩影,演绎着绿色崛起、逆势上扬、跨越赶超的铿锵乐章。

12

站高才能谋远,谋远方得未来。2021年,我县将加速培育发展动能,强力打造增长新引擎,更大力度狠抓项目投资,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和规划布局,以争创“高新技术园区”为动力,以重点项目、提档升级、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为抓手,聚焦兴工强县目标,全力推进“医药化工、电子、建材、农特产品加工、饮用包装水、中药材加工”6个产业加速发展。力争到2025年,6.12平方公里扩区调区任务全面完成,入园企业累计达到70家,5年内固定资产总投资超过50亿元,总产能达到180亿元,实现税收5亿元,推动2—3家企业主板上市。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