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闷热,俨茶解渴,夜确难寐,辗转反侧,思绪万千。
随意浏览微信、朋友圈,不想却点开了单位扶贫工作群,欣喜地看到蜿蜒曲折的乡间公路上,帮扶干部在错落有致的农舍中来回穿梭,三五成群的鸟儿在茂密的丛林中纵逸酣嬉,吐着长舌的小黑狗在歪脖下树肆无忌惮地鼾睡.....一张张照片鲜活地记录着过往的瞬间,至今历历在目。回顾几年来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众多可敬可亲的形象在脑海一一闪现,不禁莞尔一笑。
第一书记“余三多”
他是县委政法委驻城关镇温泉沟村扶贫干部余涛。扶贫驻村,他身兼多职,是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扶贫工作联络员、驻村扶贫统计信息员。同时,他还是一名义务“驾驶员”,经常免费接送村干部、单位帮扶干部跑进跑出。
他还是一名“救护员”,曾用自己的“专车”把突发疾病的五保户邹卫成火速送到医院,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他还是一名“消防员”,养殖大户杨国明羊圈发生火灾,获得求助信息后,他立即联系保险公司,并第一时间火速赶到事故现场,协助处理救灾理赔事宜......在五年扶贫工作中,他修修补补,先后更换了3辆二手车。正是因为他职务多、事情多、换车多,由此,同志们常常调侃他,都叫他扶贫干部“余三多”。
扶贫规划师万君
“城关镇地处县城核心区域、经济条件理应比较好,温泉沟村竟然全是泥土路,近20户人家住在山上的危房里。这里该修一条水泥路,建两栋扶贫易迁安置房了。”在进村入户走访时,老百姓争争先恐后地反映修路、住房问题。是的,国家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们扶贫工作队就应该多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干点事了。
于是,在与镇村干部谋划好该村脱贫规划后,跑手续、请专家、搞规划,使所有工程项目都按计划推进。分管扶贫工作的县委政法委工会主席万君与村干部一道,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温泉沟村老百姓盼望已久的水泥路终于修通了,老百姓心心念念的18套易迁安置房终于建好了。
扶贫“娘子军”
“老谢,大冬天的,天冷路滑,外出捡柴火可要当心点,够用就行了,千万别把自个摔着了。”看到老谢刚刚拾掇柴火回来,帮扶干部袁霞对扶贫联系户谢会学提醒道。
“平常在家有事没事的时候,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净一点,自己住着也舒坦不是?”每一次进村入户,帮扶干部张丽丽边打扫卫生边劝导联系户候太宏。
“老婶子,征地拆迁补偿了你家几万块钱,一定要过细点,千万不要听他人忽悠,去参加高息理财让人给骗跑了!”一到联系户沈秀英家,帮扶干部周丹就与她边干农家活边拉家常。
“陈大爷,您最近身体还好吗?住在江苏大女儿那里,生活还习惯吗?”帮扶干部吴竞总是隔三差五地给联系户陈佩和打电话嘘寒问暖......就是这支只有4人的“娘子军”,在扶贫工作进村入户时,曾有3人遭遇过被野狗追咬、曾有2人遭遇过差点被菜花蛇咬伤的经历。
“调解员”谢先华
“老詹,村民反映你在县城里买有房子,镇村扶贫工作专班也实打实地把事情经过、来龙去脉都调查核实清楚了,你现在住的房子是你个人出钱买的,只是房产证还没办下来罢了。按照国家规定的扶贫政策,现在,在凡停村你就不能再享受易迁安置房的政策了。这个事,我们也给你解释过多次了,希望你能理解呵。”帮扶干部谢先华经常与联系户詹爱林沟通思想。
帮教干部刘明
“老陈,我给你找了个活儿,去一工地帮人家看场子,一个月可挣2000块钱,你愿意去吗?你一个人整天吃了玩、玩了睡,啥意思啊,还不如找点事做做比较实在。这样既充实又能多挣点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你说是不是啊?”帮扶干部刘明一到陈某志家里就这样推心置腹地规劝他。陈某志刑满释放后一直过着等政府给他安排房子、靠民政给他生活救济、以上访方式要钱生活的日子。现在帮教、帮扶双重任务都落在了包保干部刘明的身上。
攀穷亲的罗志鹏、公事私宴的夏胜亚、乔迁贺喜的周俊、推销员陈宏、贺海蛟……跨2个战区,2个村,实现贫困户113户384人脱贫,任务何其艰巨,但是,县委政法委这支18人的扶贫队伍,紧咬牙关,一路前行,结穷亲,建感情,听诉求,解难题。5年扶贫的经历,每个人的脚步都留下了沉甸甸的故事;18人的这支队伍,则汇聚成了一部脱贫攻坚的厚重的史诗。
如今的温泉沟村、凡停村,村庄美丽如画,村民幸福安康,百姓的日子过成了诗一样。(来源:县驻村办)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