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易迁 防灾减灾 做村安全守护人
2016年市柳林中学安排我进驻竹溪县新州镇孟家渠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5年来,仅仅是“防汛”这个单项工作任务,就让我感觉到精准扶贫给孟家渠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这里有句顺口溜:“晒三天求了,下三天流了。”的确让我感到这句话真实含义了。2016年遇到50年不遇的大旱、2017年遇到50年不遇的雨涝……常常是“到村上出不来、出来了进不去。
”我到村时,孟家渠村安置点建设已经启动,第一批是道全龙安置点要安排27户64人。2016年6月开始动工,当年要完成29户70人的安置任务,由于干旱缺水等原因,加上“汇两”公路建设,建筑工地材料进不来,建设工程就一直处入停工状态。为此,危房住户的住房安全是我们工作队最关心的第一件大事。
2017年,50年一遇的雨涝灾害,把孟家渠村的山都浸泡透了,仿佛孟家渠村是坐在大海之中,又像是出水的一座假山,到处都在透水。雨,从4月20日开始下,直到9月中旬被“女娲补天”似的才停下。我的记忆中,这个期间根本没有停过,一直在下,村前楠木湖的水也在疯涨,也影响竹山的潘口电站。工作队和村两委都在雨中和巡查的日日夜夜里度过,巡山、巡路、查安全便是常态化了。
雨季,最放不下的是留守老人的安全。2017年夏天,在外打工的赵从龙打来求助电话,称其两个老人在家,并且已经生病了,老家房子是“干打垒”的土房子,现在已经进满雨水了,两个老人在家急的哭,请工作队去看看。险情就是命令,我赶到时被眼前的险情惊呆了:房屋的墙脚体已经被水泡的开始向外膨胀,室内的红薯窖也进满水,室内的物品开始漂移……如果不迅速排险,房屋渗水会随时倒塌。
我们工作队三人开始分工抢险,首先排除房屋后的水,一方面将室内水向外浇排;一方面组织邻里来帮忙抢险。当时雨非常大,暴雨下得让我的眼睛都无法睁开,就这样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险,终于排除险情,留守老人也露出了笑容,在现场给远方的亲人通视频报了平安,我们也在笑声中悄然离开。
这里的险情刚刚排除,二组的吴新成夫妇请人报称,其屋后的后檐沟滑坡,水也进室内了,这两个都是残疾人,我们必须迅速要察看处理。我们又急忙赶到龚家大院抢险,与村两委动员将人员搬出到邻里家先住下,因为这二人都有听力和语言障碍,安排好后,已是深夜12点了。
有300多年历史的刘家瓦屋,当时还住着12户贫困户30余人的刘家后代,其中11户是易地搬迁户,在这次雨季也出现严重滑坡,整个院落都在下滑。刘希业的房屋瞬间被扭曲了、二组的刘胜强等5户房屋后滑坡、一组刘显武等3户房屋滑坡……险情不断出现。工作队与村两委一方面向上级汇报,一方面开始抢险救灾,撤离屋内人员。
面临眼前的情况, 深切的感受到易地搬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与帮扶单位、当地政府、村两委迅速进行会商,研究如何加快易地搬迁工作,加快推进安置点建设。我们靠着“5+2”、“白+黑”的工作投入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齐心协力下,当年道全龙安置点完成安置27户64人、进城镇安置15户55人,到2018年建起了3个安置点,92户267人全部安置到位。
贫困户因住房安全带来的防汛工作也解决到位。2019年上半年,拆旧复垦工作全部到位,当年因房屋安全的报警求助电话为零,水、电、路、网、房等“十个到村到户”工作全部完善。孟家渠村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整体脱贫要求,2019年底整村出列摘帽,为此出现了我“三双鞋子”的扶贫故事,也被市扶贫办征稿录用转发。
深入走访 掌握民意 做群众的知心人
驻村能沉下心、到组能扑下身,驻村以来,我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该村的基本情况,我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利用自身工作优势,首先掌握一些不稳定因素信息,从中了解村里情况,与工作队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交心谈话拉家常;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到村委会,召开村两委班子扩大会议,详细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村班子建设评价;多途径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
到村后,我用二个月初步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全村住户的基本情况,现在到每一户,村民都会热情地叫我一声“童主任,你好!”这个“官称”可是孟家渠村民给封的。
工作的第一天,就遇见“勤访户”刘仁全,因妻子和小孩上户口问题,要与村书记动手干架,我及时制止,多次与他交谈,了解情况,拿到第一手资料后,得知他妻子是精神病患者,情况非常特殊,我先后十多次到新洲镇、竹溪县、十堰市公安局等多个部门进行政策咨询,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通过多放协力,妻子身份证及户口问题得以解决,小孩户口也得以解决。他也是深度贫困户,通过沟通,把他纳入公益性岗,解决了实际困难。
我进村后的确想了很多,甚至想到回来,因为太苦了、太累了、也太不安全了。2016年12月7日,为迎接市里年终检查验收,连续加班,导致心脏病突发,与第一书记吴长波从贫困户走访回到村后,村干部发现我不会说不会动,我用眼睛示意吴长波在我衣兜拿速效救心丸喂我。吃药后,我坐下休息片刻,醒来后,又继续工作,当天是银监局纪委书记何山带队在村走访,知道后当天下午将我送到县城,并安排人员护理。此事也引起村民同情和警醒,都问吃了什么“还魂药”。从此,我又增加了新的工作任务——帮他们在市里买药。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回家,帮扶单位领导和同事,多次给我带救命药到村里,单位和工作队也多次在我心脏病突发时带着氧气袋接送我到医院。
2020年新冠肺炎防疫期间,不问生死,我依然进村战斗在一线,由于心脏病突发,当时疫情严重,当地政府精准扶贫指挥部、工作队、疫情指挥部等部门联动,将我接送到市医院救治。我在家病情稍微平稳了,又请回到帮扶村疫情防控一线,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为民解忧 扑下身子 实实在在办好事
在5年的驻村工作期间,与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共同到村开展扶贫相关工作,说孟家渠话,做孟家渠人,办孟家渠事。
驻村后,我就开始学习各级党委政府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相关知识。从宣传政策入手,进村入户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增进感情;利用户院大会和走访,对贫困户进行感恩教育,扶贫先扶志扶智。组织全村开展“十个模范”评比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为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推动作用,被当地政府进行全镇推广。组织“大慰问”“大走访”活动,我个人出资,并联系帮扶单位和爱心人士,多次为留守儿童购买书包、文具、体育用品;动员包户干部帮助贫困户销存货,看望慰问贫困户200余人次;帮助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实现创业就业;为183户贫困户制订了一对一帮扶计划和措施;加速推进了“十个到村到户”工作;协助村“两委”扎实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产业验收等工作;完成多次全员普查和户户走到工作。全力帮助贫困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老党员等办好事实事,从响应“攀穷亲、认穷戚、拔穷根”的扶贫号召到贯彻落实“三同一定”的扶贫活动,再到认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户户走到”,都努力为农民群众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把贫困户反映的问题写在本上,记在心上,提到会上,并督导落实。
村级道路是乡村发展的大问题,我就联合工作队从道路、饮水入手,搞规划立项目,争取政策支持,对日新争取了道路硬化。通过调研提出在日新建新安置点,全村通组达院道路硬化长度19余公里;对道路实行路网化管理,对道路进行命名。多次协调日新到“汇两”路的最后1公里,现在全线打通,取名为连心(新)路,真正解决日新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村民盼望的村上道全龙的旅游路(码头),在2017年12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道路已经硬化。拉动孟家渠村旅游产业,以全国钓鱼节年年在新洲镇开展赛事为依托,带动孟家渠村第三产业。将楠木湖在孟家渠村境内沿线,开发“钓鱼、观光、采摘、休闲”等旅游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并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现在,孟家渠村整体脱贫摘帽,但是,我依然安照“四不摘”完成脱贫任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廉洁自律,积极加强组织建设,为提升孟家渠村组织能力,做出积极贡献,极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来源:县驻村办)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