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水坪镇大仙裕村以实行贫困群众增收为目标,重点抓好“全员普查保成果”,全村122户贫困户341人已全部脱贫。全村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脱贫户典型,贫困户吴运龙的脱贫故事就是一个缩影。
吴运龙,男,现年65岁,水坪镇大仙裕村5组贫困户,家中有贫困人口2人。妻子刘翠芝,现年66岁,左腿二级残疾,因交通条件落后等致贫原因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镇、村、工作队及包户干部连续五年的帮扶和自我发展,实现了“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于2018年彻底脱贫,脱贫当年人均收入7331元。
“扶贫+扶智”,多方发力助脱贫
2014年全县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镇、村两级将吴运龙纳入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帮扶,县委统战部作为帮扶单位安排包保干部许辉联系他家。在对吴运龙家进行帮扶过程中,累计制定年度帮扶计划7个,帮扶项目13项,入户60多次。吴运龙夫妻2人当时纳入贫困户时都已年届60岁,基本没有什么劳动能力,住在交通不便、低矮破旧的三间约150平方米的土坯危房内,人均收入仅有2074元,自我发展致富能力极弱,家庭基本生活十分艰难。
面对这种困境,在2014-2018年的帮扶过程中,村两委、工作队、包户干部对该户进行精准施策,对照全县“十个到村到户”帮扶政策,逐一实施帮扶措施,鼓励吴运龙一家坚定发展促脱贫的信心,家庭产业选择发展种植油料作物,养殖猪、鸡等短平快致富产业,将1人纳入残疾人补贴,2018年还出栏牛1头,为2018年当年脱贫打下稳固的收入基础。 镇村两级对其危房纳入全村首批易地搬迁脱贫项目,2016年底在村委会旁旱田垭安置点为其解决了50平方米的安置房,实现了住房安全目标,新安置房室内外明亮宽敞,周边配套设施完备,水、电、路、网络、健身一应俱全,吴运龙一家实现了多年期盼安居乐业、脱贫致富的梦。
生产自救,老当益壮自奋蹄
2014年,吴运龙已近花甲之年,在镇、村、工作队和包户干部的鼓励下,他坚信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一定能够帮助自己致富。于是,他将自家附近在河谷的田地分天施工,种植可分期田间管理油菜1.5亩,全部用自己劳动力减少生产开支成本,实现当年及以后食用油自给。2017年,包户干部许辉为吴运龙介绍购买本地小黄牛犊1头放养,2018年底转手出栏增收3500元。2019年,在脱贫后,吴运龙将本户的1.5亩水田流转给双康农林公司种植山桐子苗,每年可实现土地流转费600元,此外他还长期在山桐子基地务工,日均工资100元,个人当年实现在村内企业就近务工收入1.5万元以上,成为家庭致富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2019年吴运龙又养猪4头、养鸡20只,当年实现养殖增收2万元,2019年全年家庭纯收入达到3.5万元,成为全村脱贫增收的“首户大户”。
贤内相扶,巾帼不减脱贫志
“一个好汉三个帮”,吴运龙个人勤劳致富增收脱贫的成效也离不开她妻子的鼎力相助。年过花甲、腿患残疾的刘翠芝身残志不残,在吴运龙脱贫奋战的时候,她并没有因身体残疾而退缩,在家搞好后勤服务,抽空放牛、养猪、喂鸡。2018年,镇 村为刘翠芝申请办理了残疾补贴,现在每年可残补1200元。刘翠芝逢人都讲:“党的扶贫好政策,帮助我家脱了贫,还给我不少照顾,我个人还要努力干,把国家的帮扶当动力,向更加富裕的生活门槛迈进!”
2020年疫情过后,吴运龙、刘翠芝夫妻2人在兼顾家庭禽畜养殖的同时,更多的时间在本村双康农林公司育苗基地里务工,日均工资收入在200元以上,预计今年务工收入在3万元以上,加上禽畜养殖收入,预计2020年全年纯收入在3.8万元以上。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