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连日来,竹溪气温一路飙升,烈日炙烤大地,处处热浪翻滚。然而,在各生产车间、建设工地、劳动一线……仍处处可见这样一群人,他们头顶烈日,不惧高温,为了这座城市的平稳运转,为了更多市民的正常生活,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即日起,竹溪县融媒体中心推出“阳光很烈 你们很美”专栏,走近高温下的劳动者,向他们的这份坚守致敬!
(全媒体记者 郭元江)连日来,持续不断的高温让我县一度进入“烧烤”模式。烈日炎炎,酷热难耐,当人们蛰伏在室内吹着冷风、享受清凉或拿起手机、点份外卖时,有一群人却头顶烈日,脚踩热浪,顾不上擦拭汗水,奔走于大街小巷,他们就是“外卖小哥”。
8月6日,天气预报显示,我县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午休时间,记者来到大街上采访外卖员。在跟随第一个“目标”时,跑了几个地方,最后在万福源小区某单元六楼,因为忙于记录,下楼后发现外卖员早已不见了踪影。13时许,记者终于在城关镇红光市场的一家网吧门前,遇到了从里面匆匆走出来的韩光海。他告诉记者,自己刚送完一单外卖,也是今天的第一单业务。“叮咚、叮咚”,此时,手机传出语音提示:有新单。他顾不上多说话,连忙启动电动车。
记者骑着电动车、戴着头盔,紧随其后。13:30,在建设路某馄饨店,因为同时取两份餐,店内生意忙,加上空间小,十分闷热,连记者都感到汗水顺着脸颊和脖子流下,韩光海站在原地耐心等候取餐。
这个时间段,正是用餐高峰期,从13:15到13:52,不到40分钟的时间,韩光海先后接到4单外卖,平均十分钟左右就完成一单。正午的太阳,炙烤着地面,大街上几乎见不到车辆和行人,韩光海骑着电动车,选择距离近而且好走的路线,把一份份外卖送到顾客手中。
其间,没有接单,韩光海来到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门前的一块空地,稍作休息。韩光海告诉记者,平日没有单的时候,他和同事们都会在此等候平台通知。
攀谈中,记者得知,韩光海今年24岁,家住桃源乡桃园村四组,已婚,全家五口人,有一个儿子才七个月大。去年,他从乡下来到县城打工,在一家KTV做服务员。今年前几个月,受疫情影响,KTV不能营业,没有收入来源,他心里很着急。随着我县防疫形势向好,餐饮、外卖等行业率先恢复。5月份,韩光海在美团找了一份兼职外卖员的工作,每天上午十一点上班,下午四点左右结束。以人民路为轴心的几公里范围内,是他每天接派单送外卖的主要范围,对城区附近的餐饮店、小区、商业区,他心中早有一份“活地图”。
充满电的电动车,普通人骑着上下班,可以用两三天,但韩光海一个“午高峰”可能就骑没电了。有时会到比较远的地方送外卖,来回时间长。他的车上带着充电器,以备不时之需。 近段时间,气温居高不下,各家外卖订单暴增。他每天要送30多单外卖,遇上好天气,最少也有20单,一个月下来,收入约3000元。
说话间,韩光海不时查看手机信息,正好有一单业务。随后,他先后到城关镇政府家属院、县教育局附近某商店等送外卖。记者注意到,每次取餐,韩光海都会仔细核对订单,防止漏掉东西。送餐时,他态度亲切、举止礼貌,展现出良好职业素养。
韩光海说,做“外卖小哥”不容易,每天风雨无阻、争分夺秒,进小区、爬楼梯、挤电梯,经常会有客户填写地址不准确、电话打不通等情况发生,如果做不到细心、耐心、用心,是无法胜任工作的。所以,每当遇到客户点餐时提出带瓶水、捎包烟等要求,他会尽量满足。
韩光海还说,夏天是太阳最毒最烈的时候,公司除了专门配的有衣帽等防晒设施,还免费提供矿泉水,渴了可以到指定的地方去取。
韩光海表示,其实每一行都有各自的辛苦。作为一名普通的“外卖小哥”,已经习惯了在太阳下穿梭,并不觉得有多难熬或是多辛苦,最期盼的是顾客能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体谅,他们会觉得坚持和付出更有意义。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