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作为县思源实验学校的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的本职工作,在扶贫路上,我撒下了汗水和真情,为帮扶工作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2019年,我接到了学校安排的结对帮扶工作,自此,我便利用课余时间担起了龙坝镇龙家坝村刘玉琴、王大德两家结对帮扶的担子。一年来,从开始的入户走访做调查、登记,到给他们解读党的扶贫政策,再到帮助他们做脱贫规划,我们一起在脱贫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着,就这样一来二去,我成了他们非常信任的贴心人。而那里的一山一水和两户人家,从此便也住进了我的心里,成了我的牵挂。我帮扶的两户都属于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家中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务工,老人一边照看小孩一边操持农务,对于国家的好政策,时常了解的透彻,掌握的不及时。于是,周末时间,我会带着好心情、带着一份关切去看望他们,问问他们养老金发放了没;或者带上最新好政策、人民日报和期刊,去给他们解读。了解到刘家喜添新孙儿、王家今年养了十多只鸡等情况,我都会一一做好详细登记。忙完也不忘和“亲人们”合个影,回到驻村工作队的办公室,将记载仔细分类,装档放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给靠外出务工增收的人家来说带来了挑战,暂时失去了一笔重要的家庭经济来源。为了安抚我的帮扶户,使企业招工信息及时到达他们手中,我第一时间搜集了与王大德、刘玉琴儿子相关专业的务工信息,电话联系询问他们今后是在家乡就业,还是依旧外出务工,详细为他们做好今年的增收计划。在疫情稳定,解除封控后,我与校驻村工作队员及时的到刘玉琴家走访,一方面询问他们今年的计划打算,另外询问她儿子是否有就近、在本县务工的意愿,我还将搜集的竹溪招工信息提交给他。接过招工信息,刘玉琴的儿子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太感谢政府了,在这种危难时刻,时刻惦记着我们的就是你们了!如果外出不方便,我会尽快选择一家合适的县内企业上班,增加家庭收入,也让你们这些帮助我们的人放心。”
在获知刘玉琴孙女注册登记信息时,写成了满族后,我连忙联系乡镇新生人口登记处,要求其改正,很快两天后,得到回复被告知已经改正过来。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也时时关注、牵挂着他们,经常打电话、发短信、微信联系,嘱咐他们千万不要外出,非要外出也一定要戴好口罩。在家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勤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看似是小事,但给帮扶家庭们带来的却是困扰,如果我的一个动作、一句暖语能带给他们丝丝慰藉,这何尝不是对亲人的爱呢!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山、那水、那人看在眼里,印在心上,就这样,我乐此不疲的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帮扶户的家中。不管是三九寒天的严冬,还是炎热酷暑的夏天,我都将丝毫不懈怠,只愿携起手,把这条路越走越宽。(故事作者万文婷,系县思源实验学校在龙坝镇龙家坝村的帮扶干部。)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