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扶贫故事 | 携手战贫困 并肩奔小康

时间:2020-07-27 08:35:08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   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我先后和天宝乡龙滩村的4户贫困家庭结上了“穷亲”,从此,开启了扶贫路上“走亲访友”、携手脱贫奔向小康的征程。

入户访谈,找准贫根

天宝乡龙滩村距离县城近100公里,全村608户1653人,2014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387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23%。记得2014年5月第一次到龙滩村入户对接时,我通过面对面的交谈,看到几个家庭面临的生产生活窘境,我的心里顿时百味杂陈,同时也对如何帮助他们脱贫感到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曹知荣全家5口人,就有4人患长期慢病,且两个孩子都是在校学生,一年的务工收入仅能勉强维持2个孩子上学、全家基本生活和医疗费用等;王成林家庭4口人,妻子在家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全靠孩子父亲在外务工,不定时寄钱回家维持母子三人生活。这两个家庭既没有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因病加上无致富技能、无资金导致他们陷入贫困。从这两个家庭走访返回途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期盼早日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也使我对党和国家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有了新的认识。

360截图20200727083237204

对症施策,精准发力

在找准曹、王2个贫困家庭不同的致贫原因后,我在局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指导下,对照相关扶贫政策,初步为他们两家拟定了脱贫规划。在第二次入户时,重点就脱贫规划与他们进行商量探讨,争取他们的认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根据曹知荣家庭现状,侧重医疗保险补贴政策、在校学生教育补贴、养老保险金,以及务工收入奖补政策等。根据王成林家庭情况,在王成林外出务工稳定增收的同时,积极协调解决2个孩子的教育补贴、争取扶贫贷款5万元入股光伏发电每年分红、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等。通过以上措施,2户家庭很快有了新的起色,脱贫奔小康的信心足了。在村“两委”和局驻村工作队精心指导帮助下,2个家庭在2014年底就实现了脱贫出列。

竭尽所能,真心帮扶

虽然曹、王2个家庭顺利脱贫出列,但是龙滩村还有一大批贫困群众还徘徊在贫困线上,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城管执法人员,没有能力资助他们脱贫致富,但是我作为一名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和帮助他们,况且有国家扶贫政策为支撑,有局党总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做后盾,于是我主动请求再增加2户帮扶任务。于是,我和龙滩村七组的唐亮喜、王会云家又结成了“亲戚”。有了前期积累的一部分工作经验,让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有信心、有底气来帮助,引导他们早日摆脱贫困。通过持续不断的入户走访,宣讲政策,帮助筹备生产生活物资,销售农特产品,提供务工信息,谋划脱贫措施等,我帮联的贫困户先后脱贫出列,2户住上了集中安置新房,另外1户年收入超出脱贫标准数倍。2019年7月,唐亮喜唯一的儿子在河北承德务工因矿难死亡,两位70多岁的老人迟迟不能走出老年丧子的悲痛阴影。家中顿时失去了顶梁柱,也丧失了主要收入来源。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袁波汇报,积极寻求帮扶政策。经过研究报批,将唐亮喜的妻子、儿媳纳入农村低保对象予以保障,解决了两位老人的后顾之忧。使两位老人及全家重新树立了脱贫奔小康的信心,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年年底,龙滩村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整村出列目标。然而,扶贫的征程任重道远,我们每个帮扶干部肩负的责任丝毫未减。后期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宣讲党和国家政策,尽可能的给予帮扶关爱,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困难群众勤劳致富,携手奔向小康之路。(故事作者虞华波,系县城管执法局在天宝乡龙滩村的帮扶干部。)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