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本网评论:以“十大行动”为抓手 打造营商环境新沃土

时间:2020-07-26 13:49:20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  好的营商环境有多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

近年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国务院于去年10月颁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把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经验做法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把政策提倡、工作要求和实践做法变成全社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规范;5月13日,湖北省印发《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全面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出台30条重点攻坚任务和硬措施;6月30日,十堰市印发《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工作措施》,全面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出台26条硬措施。不仅如此,像上海、广东、江浙等地均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实践中大胆探索,形成了一批比较成熟的经验:广东上线“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浙江承诺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江苏着力打造“不见面审批”,上海提出政府要当“店小二”等......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实践证明,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在分化,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投,人才就往哪里聚,哪个地方的发展就会更有活力。纵观全国,各级各地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发展的“命门”,拿出了硬态度、推出了硬措施。毋庸置疑,近年来,我县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健康发展良好态势,与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密不可分,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营商环境仍然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短板,一些长期困扰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依然存在 。在7月5日召开的全县推进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大会上,县委书记余世明指出了目前我县营商环境存在10个方面的难题:协议难签、人员难找、事情难办、水电难装、成本难控、资金难贷、政策难兑、证件难办、接待难躲、处罚难轻。要求在这次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奔着这10个方面的问题去,聚焦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从体制机制上来杜绝此类难题发生。

找准问题,破解难题。理清思路,精准发力。优化营商环境,竹溪拿出的“大举措”很给力:通过开展10个方面的专项行动来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二是简化施工许可办理行动;三是方便企业水电气报装行动;四是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证行动;五是降低企业获得信贷的难度和成本行动;六是优化纳税服务行动;七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行动;八是规范企业检查行为行动;九是实施困难企业救治会诊行动;十是开展损害营商环境行为查处行动。

“十大行动”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措施具体,惠企惠民。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抽茧剥丝,逐条梳理,将“十大行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载体,既要坚持做好“抓项目”“抓招商”的老本事,更要树立“抢跑意识”,学习“造环境”的新本领,用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激活竹溪改革发展的“一池春水”,招“财”来、引“才”到。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在全县上下加快推进“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深入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让我们以更大力度、更加务实的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创业发展的“高地”“沃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