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周洪兵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成为贫困户的脱贫榜样,让自家的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
周洪兵家住在天宝乡龙滩村五组,因交通条件落后、居住条件差、缺少劳动力,2014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周洪兵全家7口人,妻子卢爱华天生腿部残疾,行动不便。上有年迈80多岁的父母,由于周洪兵的兄弟均在外务工定居,周洪兵一人主动承担起赡养两位老人的义务。其下还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于2017年出嫁,其他两个还在读书。一大家子人要生活,却只有周洪兵一个劳动力,他既要照顾一家老小,又要找事做,填补家中开支,重担全部落在周洪兵身上,为了家庭奔波,周洪兵不管再苦再累都咬牙坚持。“他为人憨实,勤劳苦干,孝敬我们两个老人,我们现在生活很幸福。”其母亲李文清见人就夸自己有一个好儿子。
周洪兵的文化素质较低,思想也比较保守,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但他不向命运低头,拼命在外揽工挣钱,渴望让全家人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让女儿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从2010年开始,他便开始在工地搬运水泥。在炎炎烈日中,火辣的阳光炙烤着他的脊背,沉重的水泥也灼烧着周洪兵的皮肤,可他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为了节省开支,有时一瓶啤酒、一碗面也就是一餐饭,吃完接着上工地去了。在高强度的劳动下,在没有营养伙食的情况下,周洪兵也创造过一天扛过100吨水泥的记录,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常人来说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在生活中,周洪兵还是一个极其守信用的人。2017年7月,他做了一件令人称赞的事。周洪兵前一天接到施工方的电话,通知一早要赶到桃源瓦沧水厂附近搬运水泥。第二天,天还未亮他已赶到了工地。但由于当时道路湿滑,重载80吨水泥的罐车,在离水厂水泥装卸点还有200米的地方突然出了故障。当周洪兵得知施工方急需用水泥,没等施工负责人开始解释,他已经开始搬运水泥了。当天本应是大半天的工作量,周洪兵却干到了晚上近11点,汗水和水泥灰的夹杂让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他的诚信和踏实肯干的品质得到了施工方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在产业扶贫的号召下,周洪兵抢抓政策机遇,干起了家畜家禽养殖。头一年周洪兵张罗起养猪事业,当年养猪就有净收入1.3万元。2015年猪肉价格看好,净收入达到3.5万元,到2018年,周洪兵的养猪规模已经达到30头,预计可出栏20头猪,净收入2.5万元。从2014年起,周洪兵也开始散养山鸡,每年可卖出100只左右。
如今周洪兵的新居已安置好,产业发展和务工收入两不误,年内全家人可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家庭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以往为一家生计担忧的周洪兵,现在脸上常常挂着笑容。他是生活中的强者,他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这个家庭,不辞辛苦,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撑起这个家,带领这个家庭脱离贫困,走向富裕。周洪兵就是这样一个能为全家人遮风挡雨、顶天立地的汉子,乘着精准扶贫的春风,用自己的信念、双手为家庭铸造温巢。
来源:县驻村办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