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今年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完成“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为更好地总结展现五年来全县干群团结奋进的坚实足迹,激发全县人民斗志,更好地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竹溪县发展和改革局、竹溪县融媒体中心特联合举办“回望脱贫路、追梦奔小康”有奖征集活动。自6月8日起,将陆续择优刊发应征作品,敬请关注。
一位贫困户眼中的“脱贫变迁”
此文来自汇湾镇青山村六组,贫困户龚国喜发到该村组建的微信交流群内。我身为其中的一位扶贫干部看到后特别感动和惊讶,突然间觉的这些年的付出是值得的,有些委屈没有白受。是啊,现在的农村美了,农民富了、农业强了,脱贫梦终于实现了。
“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得益于地方党委政府深入扎实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我切实感受到了农村的面貌更好了,农业的前景更好了,农民的生活更好了。”
本人系汇湾镇青山村人,一家人在青山村务农为生已经30多年了。几十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几亩薄地讨生活,年复一年仅仅能勉强填饱肚子,日子就像静止了一样,每天重复走着同样的路,每月的田间地头上重复着劳作的身影,每年重复过着同样的日子,从来也没有觉得日子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更坏。直到最近几年,县发改局联系汇湾镇青山村搞精准扶贫工作,生活一年一个台阶。
交通更加便利。过去多少年,到镇上到村的路弯曲陡峭,泥泞坑洼,人流货流往返十分不易。附近村民进出全靠龚家两兄弟小面的和小货车运送,私人车辆进村停车调头都很困难,路上遇到过路车辆错车都费劲,遇上雨雪天,经常性的要趟水过河,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进出大山交通通道不畅,导致外面的人不愿来,里面的人不愿出,没有产业资源,更谈不上经济发展,在这里穷了几代人。如今公路硬化通村到户,双车道的山间公路一直修到村头,家门口的泥巴路都经过了维修硬化。车辆出入方便快速,人流物流出入更加频繁,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只是梦想,生活更有了奔头。
收入明显增长。自县发改局蹲点帮扶青山村以来,村民纷纷发展茶叶、花椒等经济作物种植,家庭收入逐年增长。以我家为例,先前多少年也种点茶叶、花椒,但种植数量小,产量少,主要都是自产自销,零零散散,无法增加效益。这几年县委、县政府提供各种奖励扶持政策,我把家里9亩地由粮食改种茶业,国家提供茶种、化肥,村上派遣技术员,企业统一收购,现在已经开始发挥价值,每年仅茶业一项就可增加家庭收入近3万元。此外,连续三年国家按照每亩400元退耕还林,还有每亩300元产业奖补,一年又有6300元收入。我家还种了3亩花椒,明年就可以产生经济价值,届时家庭经济收入更加可观。自己目前身体还算健朗,平常可以在村内接点小工小活儿,每年可以通过体力劳动挣上万把块钱,儿子在县城也找到了稳定工作,年收入3万余元,几样加起来,家庭迅速脱贫;现在家里还养猪养鸡,种瓜种菜,每年肉蛋油不愁,新鲜蔬菜不断,家庭自用绰绰有余,并且我已在按月领取养老金,农合按时缴费,养老、医疗有了保障。生活质量提高。这几年村里陆续进行了电网改造,电力更加稳定,电压不稳、时常停电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安全饮水、网络宽带安装到户;村里的公路沿线也都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夜间百姓出行更加安全;如今家家户户都配发了垃圾分类桶,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没有了,水源水质变得更好了,家里也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改建了卫生厕所,家庭卫生条件大大提高,生活质量一年更比一年好。
总之,能够快速脱贫,过上现在这样的生活,是我们农民世代以来梦寐以求的,生存的压力,家庭的困难,不再像大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个人小家庭这些喜人的变化,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离不开县发改局的产业扶贫支持,离不开村干部无数次地关怀服务,我和我的家人感同身受,感动备至,感恩常在。
农民世代以来的最大追求就是靠双手生存,靠劳动致富,我相信只要自己肯干,国家政策好,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再一次对各级组织,各级领导的真心细致务实的帮扶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汇湾镇扶贫干部高本霞编辑整理)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