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两山”实践创新:以水为媒 泉溪石板河越来越红火

时间:2019-02-12 23:14:56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 (全媒体实习记者  刘巧玉)在泉溪镇境内,有一个村庄风景秀丽,山峦迭嶂,沟叉纵横,时隐时现的石板河床如同一匹质地精良的绸缎蜿蜒环绕着整个村子。清澈甘甜的河水缓缓流过,汇入库区,山水相间,泛舟水面,呈现出“小三峡”美景,“她”就是美丽的石板河村。

640.webp (7)

该村以水为媒,巧借机遇,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房改造、搬迁安置让旧房换新颜;通组达院路、到户自来水让大家出行饮水更方便;高山蔬菜、乡村旅游使农民能在家门口务工挣钱......村民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了。

强基础  建设宜居乡村

一排排独具乡土风情的民居整齐坐落在石板河两岸,新建的通组达院路、田间产业路交错纵横,宽敞开阔民俗文化广场时有村民停驻......走在泉溪镇石板河村的村道,村里绿树成荫、景色宜人,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渐次展开。

640.webp (8)

“村里这几年变化很大!以前村里是泥土路,下雨走路裤腿全是泥浆子,但现在村里建了水泥路,我们也搬进了安置房,空闲了就和邻里一起约着在文化广场跳哈舞、健哈身啥的,挺好的!”村民杨大姐笑着说道。

640.webp (9)

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是关键。近年来,石板河村抢抓项目建设机遇,积极开展农村住房、安全饮水、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据了解,村内新建硬化水泥公路5.8公里,完成改造供水管网5500米,建设水源点8处,186户直接受益。同时,全村共规划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个,搬迁安置了110余户,架设变电设备1台,架设线路0.5公里,开工新建了索桥3座,维修老旧索桥7座,保障了村内群众出行安全。

重产业  打造富裕乡村

公路两边蔬菜大棚整齐排列着,新鲜蔬菜源源不断地被销往外地......近年来,石板河村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奋力推进村级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带领群众做大做强高山蔬菜、高山土豆、养殖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了群众自身增收致富能力。

640.webp (10)

有产出,就有收益。“我们村通过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免费提供种苗,定时技术指导,优先解决用工,订单式收购,贫困户只需投入劳力,负责管理采摘,当季投入,当季见效,”该村村支书说道。

640.webp (11)

截至目前,石板河及邻近村建设了大棚蔬菜100亩,露地蔬菜80亩,以种植辣椒、黄瓜、苞菜、江豆等高山有机蔬菜为主,并利用市场主体强大的市场销售能力,带动贫困户120多户脱贫增收,年创销售收入400多万元,户均收入10000元以上。

抓旅游  构建生态乡村

腊梅沟内、观音山上、石板河边,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沿河栈道漫步,路边的农家乐里,宾客满座……近年来,该镇在石板河沿线实施了荒山造林、庭院绿化,并新修景区内腊梅沟至观音山水泥路1.6公里,沿线种植生态景观苗木。同时打造了以石板河、贵妃池、观音山、太极谷、凤凰湖为主的石板河景区,成功举办第二届百里景廊旅游文化节暨石板河景区首游式,乡村旅游逐渐升温。石板河村在2018年1月份荣获了一张崭新的“名片”——国家3A级旅游景区。

640.webp (12)

该村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电商”联动融合,初步形成了一条符合贫困农村需求的旅游电商之路。通过发掘良好的旅游资源,鼓励农户在景区境内开办旅游商品店、农家乐、农宿,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开办电商网店。在精准扶贫带动下,该村搭乘着“互联网+”快车,农产品形成规模销售,乡村旅游更具人气,农民真正实现增收。

640.webp (13)

改善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升温......泉溪镇石板河村以水为媒,正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