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发改委批复了我县南北水系连通(鄂坪调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工程为我县的“南水北调”工程,将鄂坪水库(大型水库)与竹溪河水库(中型水库)连通,向竹溪河流域调水。
近日,记者深入县发改局,详细了解了工程的由来、概况及影响。
调水工程的初衷
竹溪县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水质安全保障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境内水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但分布为南多北少,极不平衡。县城及蒋家堰镇、中峰镇、龙坝镇、城关镇、水坪镇、县河镇等几个大镇位于竹溪的北部,聚集了全县70%的人口量和经济量,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倒挂,人水矛盾突出。目前,竹溪河水库是县城及下游唯一的的生产生活水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聚集规模扩大,竹溪河上游来水量减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竹溪河水库供水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多年平均缺水量达到1193万m3/年,农田灌溉功能逐渐弱化,最主要的功能逐渐演变为供水。由于严重缺水,为维持供水需求,下泄生态流量减少,竹溪河生态基流无法得到保障,水环境和水生态不断恶化。饮用水水源单一,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应急体系不完备,面临干旱、水污染、设备故障等突发事故时供水隐忧和危机。
经过多轮考察论证,县发改局会同县水务局提出了水资源配置方案,解决竹溪河流域资源性缺水的控制性问题,实施县域内“南水北调”工程,将鄂坪水库(大型水库)与竹溪河水库(中型水库)连通,向竹溪河流域调水,补充竹溪河流域水资源量不足,满足县城区及周边乡镇生活、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需求。
调水工程的概况
项目建设规模。竹溪县南北水系连通工程设计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引水量1852万方,其中:向竹溪河补充生态用水设计流量为0.5立方米/秒,年均引水量362万方,向竹溪河水库水厂供水设计流量为1.0立方米/秒,年均引水量1490万方。
主要建设内容。整个工程主要由进口明渠、引水隧洞、出水池和有压引水管道等引水建筑物组成,将鄂坪水库与竹溪河水库连通,引水系统总长14.72km。
取水口、出水口位置及引水线路。引水线路走向为:鄂坪乡罗汉垭村一组(引水明渠50m、取水闸)——标湖林场(引水隧洞10.71km )——狄峪沟村三组(出水池)——中峰河(分水阀)——竹溪河水库——自来水厂(有压引水管线4.0km )。
工程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5年。项目建成后,将使竹溪河流域内的城关镇、蒋家堰镇、中峰镇、龙坝镇、水坪镇、县河镇等6个镇的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并满足竹溪河生态用水需求。
项目筹备推进情况
该项目已纳入《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湖北省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实施方案(2017—2020年)》,委托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并同步办理了规划、土地、环评、节能等前置审批手续,县政府资金筹措方案已报送省发改委,省发改委已于10月12日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鄂发改审批服务[2018]348号)。
因引水穿越隧道较长、地质情况复杂(有断层、有煤层等)、施工支洞较多、地质勘察难度大,导致地勘不详,不确定因素较多,需设计单位到现场详细勘察、调查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初步设计。同时,环评影响评价、防洪影响评价、取水许可、水土保持方案、征地移民方案等正在同步办理。
新闻多一点
鄂坪水库简介
鄂坪水库,距县城25公里。总库容2.96亿立方米,由两条各长19,7公里、5.3公里呈“Y”型的湖面组成,库区平均水深80米,水面宽度300—2000米,总水域面积13000亩,是我县最大、全市第3大水库。
鄂坪库区山青水秀、奇山怪石、湖光山色,五里滩风景如画,骆驼峰栩栩有生,金洞子幽古莫测,既有古老的王莽追刘秀的磨剑石传说,又有明代伐楠木建故宫的文物古迹,山上飞瀑,岩中藏洞,湖中有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争相竟趣。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