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聚焦“扶贫日”:平凡的岗位 厚重的责任——记县委宣传部驻周家坝村工作队队员王松

时间:2018-10-13 22:08:11      字体:  打印  播放

12

编者按:为迎接“10·17全国扶贫日”的到来,《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特开设“精准扶贫 携手同行 2018年‘扶贫日’宣传专栏”,报道我县精准扶贫中涌现出的优秀帮扶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助力全面小康。


(通讯员 溪组宣)“王主任,来两年了还没在我家吃过饭,吃晚饭了再走吧!”“不了,等你脱贫了,一定来吃。要记得我刚才说的,你那腿疾要尽快到医院治疗,越拖越严重。”

王松一次次的入户走访,跟群众都非常熟悉了,村上群众都亲切的叫他“王主任”。

王松是县委宣传部派驻丰溪镇周家坝村工作队队员,也是全县100多个县直帮扶单位工作队中,在乡镇工作10余年,调回县直单位后,又立即投身精准扶贫一线的80后年轻干部。在驻村的两年时间里,他用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全面摸清全部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发展意愿等情况,结合家庭发展能力、生产资料等因素,逐户制定了详细帮扶措施,并一项一项帮扶落实,实现了帮扶全覆盖,措施有实效,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年轻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真情帮扶,群众就是亲人

“做好帮扶工作必须人到、心到、感情到,带着满腔真情扑在一线,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耐心细致教育引导群众,做好政策宣传,更准更实更细推进脱贫攻坚,真正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群众的心坎上”,这是市委对全市党员干部开展帮扶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开展驻村帮扶,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群众,把他们当朋友、当亲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她们才会给你讲真话、讲实话,我们才能了解她们的真实想法,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满意。

周家坝村3组贫困户尚思付,家里只有他跟老伴2个人,都是70多岁,体弱多病,腿脚行动不便,只有一个女儿嫁在集镇上,很少回家照顾老人,两位老人生活所需的粮油买回家都很困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王松就经常的去看望两个老人,自己垫钱把粮、油等用品送到家,一次又一次的上门帮扶让群众内心感动。尚思付老泪盈眶的说:“党的政策真是好,干部也好,我的后人(丰溪方言子女)都没有做到这么过细,要不得呀”。

贫困户甘进兵,家里只有他跟80多岁的老母亲,他母亲患严重精神病,生活需要照顾,甘进兵每天早上外出干活,中午不回家,他怕母亲不能保管好家里物品,就将正房门锁起来了,有时中午他母亲就没有饭吃,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王松就自己买了大米、油、盐放送到甘进兵家厨房里,并嘱托旁边的向老师每天去看一下,给予照顾。同时,找到甘进兵告诉他,你母亲虽然精神不好,她吃不好穿不暖外人看着都觉得不忍心,你作为她的儿子是不是要做得更好一些,要保证她能吃饱穿暖。经过多次沟通教育,甘进兵思想有了明显改变,他每天出门前,都提前将中午饭菜做好,他妹妹甘进兰也定期从泉溪回来,照顾母亲。

一点一滴的帮扶与付出,一点一滴的积累,进一步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干群的鱼水情正越来越浓厚。

严格标准,政策就是红线

开展精准扶贫,前提是要对象、信息、措施精准,为了核准情况,王松与镇村干部一起,一户一户摸清实情,紧扣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帮扶措施精准率和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这条主线,力争做到不漏评错评一户、不错退一人。

2017年9月,在农村贫困对象信息核查中,大数据核查比对反馈周家坝村贫困户杨坤富,儿子在武汉注册有工商营业执照,经过调查核实,该户己不符合贫困户标准,必须按程序剔除,当将这一情况告知杨坤富后,他非常不配合工作,并声称如果将他剔除贫困户,他就要上访,王松就反复的上门沟通思想,给他讲扶贫政策,并告诉他,你的子女自己在外创业,说明他们有能力,作为老人你应该高兴,子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业致富,是光荣的,我们帮扶工作队一定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支持、帮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一次又一次交心谈心、宣传政策,杨坤富终于打开心结,在代表评议会上主动说明情况,退出贫困户。现在,杨坤富不仅自主建起了新房,发展产业增收,而且还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支持配合周家坝村精准扶贫工作。

认真履职,扛起帮扶责任

驻村帮扶是一个平凡的岗位,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很具体的困难,但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它承载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唯有兢兢业业的做好帮扶工作,才不负组织的安排和群众的期盼。

在工作中,王松坚持驻村帮扶,每月驻村都在20天以上,村上106户群众,他都走入户走访多次,全面、准确掌握了贫困户信息、待解决问题,并及时与镇村、机关包户干部进行沟通协调,有效推进了包户帮扶和十个到村到户项目推进。

截止目前,共协调帮扶周家坝村化肥22吨、粮油和困难救助8万余元;扎实推进“十个到村到户”项目,通过发展食用菌、畜禽养殖、梭椤等产业带动增收32户118人;硬化到户院公路27户3.75公里;解决安全饮水问题37户112人;45户易地搬迁对象己完成搬迁36户;发放扶贫信贷128万元。公共服务设施上,180㎡党员群众服务中心、350㎡文化广场、150㎡村级卫生室主体全部完成,6月底之前就将投入使用……

这一连串的数字说明,只要扛起责任、咬定目标,一件一件的干,就一定能干成一些事、干好一些事。

克服困难,扎根扶贫一线

2016年9月,王松从乡镇调县外宣办工作,10月份,根据单位工作安排,到丰溪镇周家坝村驻村帮扶,在乡镇工作13年,刚调回县直部门,父母都没有工作,且父亲身体不好,小孩才两岁多,本人又要回到乡镇、回到山里工作,他没有半句怨言,欣然接受工作安排,立即投身扶贫工作一线。2017年体检时,王松查出后脑有一个小囊肿,也许这对许多人都会形成一定心理压力,但他只是将情况给部里主要领导报告后,没有说因身体原因要求回机关工作,而是克服困难,毅然返回到驻村工作岗位。王松时常说,每个人岗位有高有低,职责也不相同,组织给我安排了驻村帮扶,那我就要珍惜现有岗位,虽然每天所做的事很平凡、很具体,但这就是我的职责,把这些与群众息息相关,天大的小事做好,同样是实现了人生价值。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用坚韧、执着和憨厚,在驻村帮扶工作一线谱写着青春无悔与责任担当!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