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记者 郭元江)一次意外受伤,让他的身体落下残疾,但他怀着一颗顽强之心,微笑面对人生,书写出身残志坚的故事。这个人就是县河镇黄沙河村二组农民秦敦林。
日前,当记者一行来到秦敦林家,看到房前屋后清爽漂亮,厅堂厨房明净整洁。眼前的他穿戴整齐、面带笑容,看上去阳光洒脱,丝毫觉察不出身体上的残缺。
今年56岁的秦敦林,曾经有一副健康的身体,24岁那年,不慎从楼下摔下,造成下肢瘫痪,成为一名残疾人。本该生龙活虎的年纪,却失去健步如飞的能力,秦敦林痛苦万分。但他勇敢面对现实:腿不能动还有双手,身残志不能残。当年,秦敦林的父亲靠篾匠手艺养活一家老小。原本勤快的秦敦林,尽管行动不便,每天主动帮父亲打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久而久之,传承了编织蔑器的全部技术。
后来,年迈的父母相继离开、兄弟姐妹先后成家,并搬进城里居住,秦敦林的生活成为最大的问题。不过,好强的他不愿意成为家人的负担,而是借住姐姐家的旧房子,一个人留在乡下生活。
兄弟姐妹放心不下秦敦林,平时把粮油米面送到家中,还为他添置了电磁炉、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现代化电器,饮食起居十分方便。单独生活,对于四肢健全的人不是问题,对于双腿无法正常行走的人,却是难以想象的挑战。秦敦林每天坐在椅子上,走一步、挪一步,做饭、洗衣、扫地,不仅把自己收拾的整整齐乐,还把屋里屋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加上他性格开朗、待人热情,邻居们都爱到他家串门、拉家常。
地方政府非常关心秦敦林,帮他办理了“残疾证”,将他纳入五保对象,按月发放五保金,粮油有补贴、看病有医保,各级干部隔三差五到家里嘘寒问暖,秦敦林生活的很舒心。空闲时间,秦敦林利用自己的蔑匠技术,帮左邻右舍编织竹蓝、挎箩、蔑筐等器具,即使他坚持不收钱,大家还是会主动付钱,一年下来,收入不少于两三千元,足够补贴家用。邻居们都说:秦敦林乐观向上、自强自立,值得尊敬和学习。
考虑到秦敦林一个居住,村里为他分配了一套20多平米的安置房,席梦思、灶台、衣柜等一应俱全,还根据他的特殊情况对部分生活设施进行了改装,最大程度方便使用。秦敦林对此很是感激,计划等到合适的时候搬过去和其他村民一起居住。
问及现在的生活,秦敦林乐呵呵地说“除了走路不方便,吃、穿、住、看病都很方便,感谢党的好政策!”在他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笑容。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