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许多地方在公路旁建起了观景台、停车场、公厕。然而,很多公厕外表光鲜,里面却水管损毁、粪便遍地、臭气熏天。究其原因,有的地方以无管理经费为由,甚至以有钱无列支依据等作为借口,任由脏乱差的现象发生。笔者认为,表面看是钱的问题,实则根子在思想认识上。
当今社会已进入物质文明比较发达的时代,多数人已解决温饱问题,转而追求吃好、吃精、吃健康,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但贫困山区广大农村受交通、信息等制约,发展相对滞后,有的农村家庭甚至还在用旱厕。这不仅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也严重影响当地的环境卫生。
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厕所虽小,却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全民旅游时代,游客纷纷由城市涌入农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如果游客遇到的是粪便横流的厕所,试想这样的环境游客还愿意来吗?
据媒体报道,河南新县实行乡镇书记、乡长挂牌担任公厕所长,亲自抓厕所脏乱差现象,推进厕所革命。“厕所所长”听起来似乎好笑,但给新县带来的实际效果是全县卫生环境的根本改观,旅游业蓬勃发展,这才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体现。
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同理,一个脏厕所也能臭一方景。如何建好、管好旅游公厕,事关一方脸面,影响一方形象。旅游公厕卫生环境这种“小事”,理应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着力抓好的民生大事。切莫让小厕所臭了大环境。
(来源:十堰政府网 作者:严浩)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