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小财政”扶贫战场“大作为”

时间:2017-12-13 17:52:35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 (通讯员黄 斌“今年住院2次,报销过后,自费很小一部分,要是过去,想都不敢相想;现在马上又要搬进安置新房,年底又要为二儿子娶媳妇,开心的事一桩接着一桩”。日前,水坪镇向家汇村8组55岁的村民周同香掰着指头“数”说着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给她一家带来的显著变化。

类似周同香这样依靠精准扶贫政策圆了安居梦、走上脱贫路的人,在我县累计超过6.6万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县强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集中发力,决战贫困。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小财政”扶贫战场“大作为”

我县是全省特困县,也是深度贫困县。2017年,我县按照国办发[2016]22号文件、鄂财农发[2015]127文及鄂审财发[2016]8号文件,除“四保”(保民生、保运转、保救灾、保惠农)以外的所有财政资金,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方式,把20个部门59项资金全部进行统筹,统一管理统一支配,统筹财政资金总量16.58亿元,重点支持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十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策略。通过整合,有效解决了财政资金“碎片化”“撒胡椒面”、效益不高等问题,形成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运行机制。促进财政资金优化配置,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确保建成一片、脱贫一方。

重点投入、协调发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齐头并进

统筹整合的16.58亿元的资金,以“三农”为根基,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投入126272万元,用于支持精准扶贫“六个一批”工程、重点贫困村“七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扶贫政策等政策支出项目;投入4050万元,用于支持“三廊”品质提升和造林绿化项目建设,构建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完善的生态体系,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投入11802万元,用于竹房城镇带示范片区项目建设;投入775万元,用于全县323个村场(含林业分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环卫运转经费补助,实现80%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投入500万元,用于6个乡镇10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项目建设;投入600万元,用于蒋家堰镇新生村、水坪镇向家汇村规划编制、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卫生改厕和村庄美化绿化;投入21810万元,用于小农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福利院、石漠化治理、农村光伏电站、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等全县6个重点民生项目。

发挥合力、奋力攻坚, 把“独唱”舞台演绎成“合奏”平台

做好“财政+金融+融资平台+其他”扶贫方式对接,以贴息、担保、风险补偿、设立各类基金为支点,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放大财政扶贫资金规模。积极开展贫困户评级授信,推行银行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降低小额扶贫贷款门槛,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10万元以内扶贫小额信贷“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政策,支持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服务,扩大服务网点,积极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贫困户“分贷统还”等信贷模式,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各金融部门用“活”、用“实”信贷政策,抓住国家出台“金融扶贫”“保险扶贫”等扶持政策的有利机遇,扩大金融支持范围,加大对金融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光伏扶贫、农副产品、项目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发挥金融支撑作用。将金融扶贫各项政策用到位,全力做好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先后推出邮储政银“互惠贷”、“助农贷”“扶贫贷”,农商银行“富通路”、“绿满园”,建设银行“助保贷”,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致富牵手贷”等多种扶贫专属产品,累计发放贷款21.69 亿元,有效增加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金投入,提高了贫困农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