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拓宽发展渠道 激发干部活力

时间:2017-12-13 10:32:48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 伟  方 丽)为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锻炼培养,激发年轻干部活力,充实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县委组织部不断拓宽年轻干部发展渠道,创优发展环境,在“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实践锻炼、严格教育管理”方面取得很好成效,使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变“门外汉”为“行家里手”。县委组织部针对年轻干部思想实际,采取有重点、分层次的办法,注重补齐能力短板,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加强学习考核。要求参训的年轻干部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或研究论文,确保所学知识入脑入心。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各级各类培训7700多人次。其中,县委党校开设主体培训班3期、专题培训班1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期,系统培训各类干部3000余人次;开办“流动党校”20期,培训基层党员干部4800多人次;完成省市以上调训157人次,有效提高了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

注重实践,提升能力,变“按部就班”为“压担锻炼”。通过对全县年轻干部队伍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和分析研判,县委组织部实施了“竹溪县年轻干部‘1+6墩苗’工程”。今年以来,先后选派了21名干部分赴北上广深、江浙、武汉等地开展驻点招商,137名干部分赴乡镇基层、精准扶贫、信访维稳和项目建设一线,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在推进竹溪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考研干部、识别干部。以培养本土年轻人才为重点,扎实开展对口协作为契机,与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对象北京市密云区建立人才对口协作常态化机制,先后选派9批次40名年轻干部赴北京挂职学习。着力解决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素质不高、储备不足、结构不优、流动不畅的问题,为年轻干部成长锻炼搭建平台,让年轻干部实现跨行业、跨岗位交流,促使年轻干部努力实现从专才到通才、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面的转变和提高。

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变“自然成长”为“加速成长”。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县委组织部不断总结完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新方法、新机制,先后制定了《竹溪县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竹溪县优秀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促进年轻干部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二是健全信息管理。竹溪县从建立和完善年轻干部档案入手,先后完成了十堰市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两大信息库建设工作,对年轻后备干部的学历情况、年度考核、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录入,实行动态管理。二是严肃考察制度。竹溪县委组织部对年轻干部实行跟踪培养,定期组织考察考核,并把考察考核结果计入干部个人成长档案,作为年轻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表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