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重点民生问题

时间:2017-12-02 15:11:27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记者 於灏)11月30日,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议案和建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并对县人民政府办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在两个多小时的专题询问中,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围绕城区停车难、“三廊”建设、“绿廊”管护、小流域治理项目、乡村公路建设、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县河镇小田中学迁建等相关问题,开门见山,向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询问。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福卿说,开展专题询问使人大能够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责,是促进一府两院能够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希望县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强办理落实,各承办单位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专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做到任务、人员、措施三落实,力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蒋波表示,政府各部门将进一步端正办理态度,深化办理认识,提升办理质量,压实办理责任,加强协调、督办,形成合力,抓细抓实,全力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意见办理工作。

 

问题一:城区停车难问题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周华: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县城社会治理配套发展的议案》,该议案由县“六创办”牵头,城管执法局等八个部门协同办理。目前,群众普遍反映,城区停车成了大难题,群众意见较大,请问县城管执法局,你们近年来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针对停车难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县城管综合执法局局长罗显意:为了缓解停车难的问题,近年来,县政府陆续在城区教育宾馆、幸福小区、电信小区、幸福西路等地兴建了5处生态停车场。在城区主次街道合适位置建设了摩托车、电动车停车设施,缓解停车压力。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成了工商局停车场、众泰停车场。同时联合交警部门,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清理主次街道车辆乱停乱放行为,规范市容交通秩序。并建议城区居民小区地下停车场有偿对社会车辆开放,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分时段对社会有序开放,实行有偿服务,方便办事群众。交警部门根据城区交通秩序现状和主次街道实际,在城区次、背街道合适道路路面划定一定数量的夜间停车位、限时停车位等临时停车位,在规定时间、路段为市民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并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建设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的立体停车场。

 

问题二:“三廊”建设相关问题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凌均安代表提出,县委、政府于2014年提出了打造“百里三廊”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努力,“三廊”建设初见成效。但是,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景廊”建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群众期望很高,请问县旅游局:一是对“景廊”建设作了哪些规划?二是推进了哪些建设?三是有无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县旅游局局长汤凡:近年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推进三廊建设,其中,在景廊规划编制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编制了景廊休闲驿站建设、旅游厕所建设等服务设施规划和一批旅游景区规划,目前正着手编制《竹溪县三廊概念设计》、《竹溪县百里景廊风景道设计导则》、《竹溪县百里景廊重要节点汇湾贡茶小镇概念设计》。通过科学规划,从而改善目前三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升三廊建设水平,最终实现县委、县政府建设三廊的初衷。

从2015年开始,旅游局重点实施了以下建设:一是建设旅游休闲驿站(停车场)。二是建设了15个旅游文化标识。三是建设了一批景区景点。四是加快推进“三廊”乡村旅游发展。五是加强“三廊”旅游品牌营销推广。

未来2--3年,我们将围绕“全域旅游15315计划”和“三廊”建设规划,重点抓好以下工作:推进“5个3”的布局、落实“15个1”的目标任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宣传营销。

 

问题三:“绿廊”管护问题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张体辉:代表提出,在绿廊建设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绿满竹溪”建设,2016年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但是,不少代表反映,在“绿廊”管理上存在一定差距,管护、植造还需进一步加强。请问县林业局:一是“绿廊”管护上存在哪些问题?二是在“绿廊”管护上有哪些措施?三是2018年在“绿廊”建设上有无具体目标?

县林业局局长李善平:目前,绿廊在管护中主要存在管护资金投入不足、管护总体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为加强“绿廊”管护,林业局通过明确管护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实施增绿补色,保障“绿廊”管护工作顺利进行,打造自然和谐、生态唯美的百里绿廊。2018年我局将以全面完成绿廊二期提档升级项目、全面完成经果林提档管护、深入推进造林失败地的改造为目标,真正地将百里绿廊建设成迷恋八方来宾的生态画廊,带领沿线农民精准脱贫的产业高地。

 

问题四:小流域治理项目问题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明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民生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对此,丰溪镇童志铭、周跃忠等8名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要求将洞宾河、五道河、西米河等流域纳入小流域治理项目之中,给予治理。在办理此建议过程中,县水务局虽然给予了答复,但问题没有解决。我想请问县水务局局长李蔚洲同志2个问题:一是你对这个建议有什么看法?二是如何进一步落实好代表建议,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县水务局局长李蔚洲:我县河流众多,除了七大流域外,像洞宾河、五道河、西米河这样承雨面积在10km²以上的农村河流多达190余条,这些中小河流防洪能力脆弱,尤其出现类似今年这样的持续强降雨天气时,极易造成山洪灾害,时刻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可见,建议意见所提的这些河流治理非常迫切。但是,按照上级有关政策,纳入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中央投资计划要求承雨面积在200km²以上中小河流,而且限于干流治理。为了解决好人民群众这一民生需求,因地制宜地实施好水利项目,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寻求各种解决途径。我们将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时刻关注国家水利投资新方向,密切对接,争取早日解决这一民生问题。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向上申请农村河道治理项目,争取早日启动。结合我县是南水北调水源区,水土保持和水质保护工作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向上争取国家对我县水土保持项目的倾斜;紧抓省水利厅帮扶竹溪的有利机遇,不断向上级主管部门呼吁降低深度贫困县中小河流治理的门槛,争取早日出台200km²以下中小河流治理政策。

 

问题五:乡村公路建设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洁:代表提出建议:一是加快金铜岭曹家河至塔二湾村循环路改造升级建设步伐,解决柳树洛河片12个村万余人行路难、乘车难问题;二是打通打通鸳鸯池村至龙坝镇、堂口河村至竹山秦古、东寨村至竹山秦古、茶亭子村至龙坝、“桃花岛”至田垭村的断头路;三是改造板桶梁村至黑山寨林场道路;四尽快启动洛河至宽坪公路的建设。该建议交通运输局已办理,但没有正面答复,请问县交通运输局,对罗强富代表提出的建议,是否能够落实?如果能够落实,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如果不能落实,请给代表一个满意的解释。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蒋垂明:对于代表所提的《关于加快镇村循环路提档升级和断头路建设的建议》我局完全能够落实。

在县四家领导高度重视和县精准扶贫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纳入了18个战区精准扶贫 “十个到村到户”规划,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下发了《关于246个非贫困村交通项目规划的批复》(溪扶指办字〔2017〕10号),批复给水坪镇人民政府的农村公路项目共计408.75公里,代表提出建议所涉及的农村公路项目均在批复中,并由水坪镇人民政府自行组织实施。具体情况如下:         

金铜岭曹家河至塔尔湾村、东寨至秦古项目分两期实施,今年实施第一期全长9公里,目前,路基工程已经全部改造完成,路面硬化于10月份开工,争取12月中旬全面完成;二期工程计划年底招投标,2018年10月底全面竣工。

鸳鸯池村至龙坝的道路,待鸳鸯池水库完工后即可实施;为解决茶亭子村群众不经过龙坝绕行,新建并硬化道路4公里,目前水坪镇政府已完成招投标,正在进行路基处理,预计2018年5月底全面完成;桃花岛至田垭村新规划道路,已于今年4月完成招投标,目前已经开始铺设水泥稳定砂,预计12月中旬完成沥青路面的铺设。

水坪镇板桶梁村至黑山寨林场板桶梁段1.8公里已于今年8月底完成提档升级,改造后水泥路面宽5米,总投资100余万元,目前正在安装钢护栏。

洛河至宽坪二级公路改扩建项目全长27.92公里,路基宽度8.5米,设计时速40km/h,总投资2.6亿元,前期已完成10公里,二期洛河至宽坪段17.92公里于今年6月完成招投标,7月开工建设,目前路基工程挖土石方完成41万方,填方22.4万方,浆砌片石挡墙0.24万方,2018年年底可全面建成通车。

 

问题六: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肖高喜:兵营镇李双、程艳丽代表提出:《竹溪县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属竹溪县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议案,自2012年起,历时三年,经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充分结合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武汉大学于2014年完成《竹溪县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于多方面原因,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尚未付诸实施。建议县政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规划内容,分年度、分项目予以实施。该建议交由县发改局办理,请问县发改局,《竹溪县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否在分步实施?具体有哪些措施?实施效果如何?

县发改局局长彭志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组织编制了《竹溪县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并于2015年元月印发实施,由于本县财力有限,我县《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难以单独组织实施,只能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准扶贫工程结合起来实施。

我县通过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谋划布局了一批项目,组织实施了一批项目,确保《规划》能够稳步实施。

几年来,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解决了一批群众住房难问题;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水库加固除险和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饮水困难和相应地区防汛抗旱问题;新修、扩建、维修各级公路,新建、维修大小桥梁、码头,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建设中心幼儿园、中学教学楼、小学教学楼、教学点,新建学校食堂、周转房,新建卫生院综合楼、村级卫生室,解决了群众就医难、就学难问题;新建产业基地24030亩,解决了库区群众增收难问题;同时,还在库区5个乡镇45个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开展荒山造林、景廊造林、退耕还林40000余亩等,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问题七:县河镇小田中学迁建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安西:县河镇10名代表联名提出,小田中学(县河中学)地处偏远,地处原丰坝乡政府驻地,距离县河集镇约15公里,距离县河最边远的行政村富溪村25公里。全镇大部分中学生因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导致生源大量外流,在校学生锐减。按照全镇年出生人口测算,该校在校学生应达到450人,预计三年后达到550人,目前实有在校学生仅60人。广大群众强烈呼吁将县河中学迁建至县河集镇。镇党委、政府积极上争在集镇建设中也纳入规划设计,并为迁建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建议县委、政府同意县河中学整体迁建,并给予项目支持,协调解决迁建所需资金问题。对此建议,县河集镇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在2014年曾提出过,县教育局的答复是,县河生源不足,暂缓迁建,而县河镇人大代表则认为,是因为中学没有迁建,导致初中生生源不足,请问县教育局,一是对县河镇小田中学迁建,是否有具体论证?二是迁建计划是否有具体安排?三是下一步工作如何推进?

县教育局局长王琪:对县河镇中学迁建问题,县教育局一直都非常重视,做过多次论证。由于目前的生源状况以及现有的办学条件完全可满足县河镇初中生的入学需求,认为目前县河中学不宜迁建。

目前正在执行的竹溪县“十三五规划”没有迁建这项安排。

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在县四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得到较好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努力解决竹溪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的教育不仅仅是孩子要有书读(“有学上”),更要孩子读好书(“上好学”)。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实施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教育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同时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弥补中职教育短板,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