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幸福是什么?他们这样说......

时间:2017-11-30 08:58:48      字体:  打印  播放

(记者 郭元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使群众得实惠。一项项新决策,一个个新部署、一步步新改革,令基层百姓心中充满“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我县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的故事中,特撷取三个代表,从中倾听民生话语,感悟时代进步。

 

村医李根

从医二十年,水坪镇杜家沟村卫生室医生李根,见证了国家医疗卫生制度带给基层人民的惊喜和变化。他说,以前村卫生室是土墙房,没有一张像样的病床,看病用的老三件:体温计、血压表、听诊器,条件十分落后,出诊靠两条腿步行,很不方便。后来,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越来越重视,村卫生室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自己添置了摩托车,出诊很方便。如今,通过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扶持,杜家沟村卫生室“旧貌换新颜”,诊疗设备和服务设施达到国家标准,不仅可以为村民提供常见病医疗、农村医保刷卡服务、公共卫生知识宣传,还可以为妇女、儿童和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药品发放与健康体检,真正实现了村民就医“小病不出村”。随着农村公路通到各家各户,李根将摩托车换成了小轿车,出诊更方便。他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增强了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信念,未来要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做好辖区居民的健康“守护神”。

640.webp

 

贫困群众周玉梅

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每月按时领取养老金,治病享受报销,66岁的周玉梅如同生活在梦中。周玉梅家原来在城关镇新民村四组的山坡上,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女儿也已出嫁,留下她和老伴守着几间破旧的土房,用她的话说“风一吹,石瓦片就掉了”,加上老两口双双患病,生活十分艰难。后来,村里将周玉梅家的地进行退耕还林,不种地,每年还有补贴。再后来,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周玉梅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到了50平方米的安置房,从此告别危房,吃上了自来水,看上了闭路电视,坐上了公交车,各级领导和扶贫工作队员还经常上门嘘寒问暖。平日里,两位老人和邻居们晒晒太阳,聊聊天,或者坐在家里烤烤火,看看电视,别提多惬意了。想想过去的苦日子,提及现在的幸福生活,周玉梅嘴里不停念叨着“感谢共产党啊!”老人说,听说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很多好政策,自己一定要健健康康多活几年,享享党的福。

IMG_0011

 

“创业达人”郭京晶

鄂坪乡谢家塔村三组青年郭京晶,从外出打工开始,到拥有自己的门店和团队,一步一步实现了创业梦想。他从技术学校家电维修专业毕业后,每天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修理家电,因为技术过硬、态度和蔼,被县内一家品牌家电代理商看“中”,聘请到店内负责家电安装,并且把一支专业售后队伍交给他管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萌发了创业念头,他发现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尤其是空调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于是,他果断提出辞职,东拼西凑了几万元资金,在县城佳佳鑫建材市场租用两间房屋,创办了“腾信家电维修部”,一边卖空调,一边安装空调。市场打开后,郭京晶把妻子叫到店里帮忙,还雇了两名安装师傅。为了方便创业,他在城郊买了一套新房,又买了一台新车,每天不管多忙多累,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说:国家鼓励干事创业,只要勤劳守法、善于创新,往后生意肯定越来越红火!

640.webp (1)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