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近年来,在全县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尊老爱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典型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宣传身边的典型,传递正能量,按照县委宣传部的要求,即日起,《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特推出《榜样的力量》专栏专题,敬请关注。
立冬已过,秋意尚浓。汇湾河两岸,赤橙黄绿相间,五彩斑斓,一条新修的公路顺河延伸。河滩边是小河口村引进建设的香菇大棚,大棚对面的一块地作为易地扶贫安置点,即将开工建设。
谭孝波为帮扶干部介绍养鸡场情况
竹溪县汇湾镇小河口村七组。今年33岁的谭孝波,与父母住在河边半山坡上土墙石瓦的家里。为了解谭孝波的近况,我们再次来到谭家走访。因长时间下雨,谭家院子外侧坎边的石岸有些垮塌了,估计是没有劳力,至今没有修复。早起给鸡喂过食的谭孝波指着山下的河滩说,我要赶紧攒些钱,让父母顺利搬进新家,过上好日子。
八年前,谭孝波患上肝豆状核变性疾病(铜代谢障碍),浑身震颤不止,不能写字打电脑,无法完成毕业论文,不得不休学治病。在大学同学和亲戚朋友的热情资助下,谭孝波在武汉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大病初愈,谭孝波拿着晚了两年的毕业证,只身到南方打工。本指望打工能还清治病所借的欠债,但2013年底病情再次爆发,工厂不敢留他,打工挣钱的路彻底断绝。2014年,打工三年的谭孝波回乡,正逢竹溪县推进整县脱贫计划,创业梦在他年轻的心里熊熊燃起。
谭孝波与他的散养鸡
看到自家几亩坡地闲着,谭孝波决定发展林下散养鸡。家里拿出仅剩的2000元钱,买了一批鸡苗,搭了一个简易鸡棚,再栽上一些樱桃树,用防护网围起来,建成一个小型种养场。次年樱桃树开花,鸡苗长大,散养鸡热销,一度供不应求。在县担保中心帮扶干部协调下,谭孝波在银行申请了两万七千元扶贫贷款,扩大了养殖规模。这一年,除了按时支付银行贷款利息,谭孝波基本还清了外债,父母的腰杆也挺直了。
可是,2015年下半年,病魔再次现身,谭孝波全身扭转震颤,无法控制。每一次震颤发作,谭孝波都能感觉到视力下降,能清楚知道自己语无伦次,能测量出双手颤抖的频率。再次从病魔手里挣脱的谭孝波,看到日渐衰老的父母,给自己定了“三不”,不间断吃药,不吃含铜食物,不放弃创业之路。谭孝波售卖的鸡蛋和散养鸡价格比市场上要便宜,周边的多家餐馆会定时上门收购。谭孝波笑着说,我现在的市场口碑很好,“远近闻名”。
担保中心帮扶干部在谭孝波的养鸡场了解情况
然而,上天总爱捉弄人。正当谭孝波雄心壮志的时候,2016年,另一种病魔降临,“鸡瘟”爆发,即将出栏的散养鸡陆续死亡,最后仅剩下几十只。经受再次打击的谭孝波,用一双颤抖的手,继续精心照管着剩下的散养鸡。但是贷款到期的事情让他头疼。2017年7月,县担保中心帮扶干部与银行沟通,反映了谭孝波的情况,银行同意给与展期一年。
每个月150多元的利息,谭孝波总会想办法付清。这次,我们再来走访的时候,谭孝波刚卖了三只鸡,加上卖鸡蛋的钱,凑够了当月的利息。谭孝波还有31只去年的散养鸡,他舍不得卖,说每天捡鸡蛋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人生有很多如果。谭孝波说,如果我没有得这样的病,我也许当上了经理,可以娶一个南方的姑娘,会把父母接到南方一起生活。谭孝波说这段话时,他母亲眼圈红了,泪水盈眶,扭过头用袖口搌了一搌。过了一会儿,她转过头,微笑着说,波儿现在能天天在我们眼前,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
久病成医。谭孝波专门研究了《遗传学》,他现在最担忧的是他姐姐的女儿,希望这个病不要发生在外甥女身上。
谭孝波在捡鸡蛋
我们介绍了县上的金融扶贫政策,说扶贫贷款可以贴息。谭孝波很高兴地说,那太好了,贴息的钱可以还一部分贷款。我们问他差的部分怎么还,谭孝波信誓旦旦的说,我一定要实现我的梦,我父母可以去香菇大棚做工挣钱,我准备再多养些鸡,万一不行,我会找亲戚朋友借钱也要还清贷款。
从谭孝波家出来,我们经过了一丛野菊花,一片金黄,非常耀眼。此时,阳光和煦,照在树上,入冬的秋柿更加泛红,惹人眼馋。(阚小辉 唐垚垚)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