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2017,我们砥砺前行——写在第十八个中国记者节之际

时间:2017-11-08 08:57:45      字体:  打印  播放

1

23

4

2017,我们砥砺前行

——写在第十八个中国记者节之际

记者 余俊丽

第18个中国记者节在初冬的阳光里如约而至。这天,和往日一样,我们依旧风尘仆仆地行走在新闻的路上。但今天也不同往日,我们要用手中的笔写写自己,来纪念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如果要总结回顾这一年来所思、所做、所获,脑海里很理性也很自觉的就冒出一个词:砥砺前行!

融媒体步入“深水区”,“中央厨房”成为这一年最热的关键词

今年7月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主办、中共竹溪县委协办的“家风家教与乡土文化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我县召开。读者要了解这个新闻,既可以阅读《今日竹溪》关于会议的文字报道,也可以登陆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云上竹溪看会议现场直播,还可以浏览竹溪新闻、微竹溪、老家网、云上竹溪后期推出的图文并茂的活动掠影系列报道及视频精彩回放,读者甚至还可以留言、发表评论。同一个新闻事件,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阅读习惯,不同的传播形式,既可以“点对点”传播,也可以“点对面”传播,还可以“面对面”传播,且传播形式多样,文字、图片、声音、触感等多媒体效果全面呈现。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早在2013年,县委机关杂志社就审时度势、大胆探索,率先提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决策。伴随着今年3月“云上竹溪”的正式上线,我们已由昔日的一份报纸《今日竹溪》,发展到《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老家网》,竹溪新闻网官方微信《微竹溪》,《云上竹溪》等全媒体形态的“一报、两网、一微、一云”多元传播矩阵。全媒体新闻中心作为“中央厨房”,建立采编联动平台,统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格局,按照各个媒体的不同特点,对采集的新闻素材进行加工制作,各有侧重,分媒体发布,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格局,实现了报、网、微、云在互动中融合,在融合中共赢,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你写我看、单向传播、单次传播的模式,受众参与、采编互动、融合传播、场景切入、跨平台联动成为新特征。至此,标志着我们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成效明显的新路子,融媒体发展已步入“深水区”。

走转改步入“新常态”,“中心”“基层”成为这一年最核心的主旋律

弘扬主旋律、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办网办微办云”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全县改革发展大局为重点,围绕中心,传播县委的声音和重大决策,宣传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把新闻宣传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着力,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推进重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先行者”和“助推器”。

年初以来,围绕“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党的建设、六城联创、精准扶贫、“三廊”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农业农村、社会文化事业等重点工作,推出了一些有影响、有深度的专题、专栏、专页。先后推出了大型系列专题《记者走“三廊”》,展示了我县“百里‘三廊’”建设成果、经验、作法,推动“百里‘三廊’”建设提档升级,在全县上下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在我县举力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一方面开辟了《精准扶贫这一年》专栏,另一方面推出了精准扶贫专题:《精准扶贫,竹溪在行动》。专题分为十个到村到户、扶贫动态、扶贫政策解读、视频新闻、图解精准扶贫、扶贫典型、互动留言等多个板块。推出的《一图读懂“竹溪精准扶贫问责”怎么问?》《一图读懂竹溪县精准扶贫政策:脱贫标准》、《一图读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等图解新闻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为我县精准脱贫工作深入推进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六城联创”是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打造生态竹溪、能源竹溪、人文竹溪、宜居竹溪的大手笔规划。一年来,我们积极行动,全方位、多角度、大篇幅的进行宣传报道,为争创活动的顺利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开设了《六城联创 我们在行动》专栏,动态报道各地各单位好的作法和经验,还开设《六城联创曝光台》,组织记者深入城区背街小巷、社区、城中村,对脏、乱、差等现象进行公开曝光,为我县早日创建成功造势助威。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一年来,我们深入践行“走转改”活动,组织编辑、记者走出机关,到工厂企业、到建设一线、到田间地头、到农家小院,用双脚、用笔端、用相机,见证竹溪改革发展的进程,反映基层民情民愿,记录百姓酸甜苦辣,刊载和撰写了许多让读者记忆犹新的基层鲜活报道:《贫困户吴志华的“喜事”》、《誓让旧貌换新颜——记水坪镇油房梁村党支部书记郭承明》、《龙坝镇草场坝村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贫困户陈来华的“未来”》、《刘俊高养兔记》、《高温下的劳动者—建筑工人》等一条条生动鲜活的新闻、一幅幅生动传神的图片,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好评。

创新发展步入“攻坚期”,“砥砺前行”成为这一年最美妙的乐章

肩负神圣职责,铭记光荣使命。一年来,我们肩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48字”新闻舆论工作要求作为“航标”和“指南”,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服务中心大局,高度关注县委政府决策,深度参与群众生活,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满腔热忱地为中心服务,为基层服务,为读者服务。

一年来,我们克服人员短缺、新闻人才青黄不接等困难,无假日、常加班便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编辑记者树立大局观念,牺牲小我意识,常常为一个重要新闻稿件加班到深夜、为一个重点报道放弃休息时间、为一个专题策划伏案疾书……进社区、入农户、走基层、进企业、到一线,匆忙的脚步从未停歇。新闻无假日,编辑记者双休日很少休息过。越是年节越是忙,因为要采访。记者不能自主作息时间,因为一有新闻必须走。社领导既是“指挥员”也是“运动员”,每一次策划、每一篇报道、每一个稿件都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新的希望,我们将时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继续砥砺前行……

 

县委机关杂志社大事记(2016.11-2017.11)

●2016年11月19日,县委机关杂志社在《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老家网、微竹溪推出大型系列专题《记者走“三廊”》,旨在展示我县“百里‘三廊’”建设成果、经验、作法,推动“百里‘三廊’”建设提档升级,掀起新一轮的建设热潮。

●2017年1月5日,县委机关杂志社在《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微竹溪开设《精准扶贫这一年》栏目,全面系统的回望过去一年,报道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战中所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

●2017年1月9日,县委机关杂志社在《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微竹溪推出《回首2016 展望2017》系列报道,总结成绩和经验,激发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2017年1月14日,竹溪新闻网“健康龙坝杯”第三届网友节之走进龙坝办年货活动盛大举行。利用竹溪新闻网、老家网、微竹溪平台,搭建乡村贫困户农产品与市场销售的桥梁,组织网友现场选购,增加了贫困户收入、送去温暖的同时,也为广大网友提供了一个体验乡村生活、休闲互动的平台,购买到真正的农家年货。活动当天,竹溪新闻网、老家网、微竹溪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

●2017年1月21日,“竹溪首届年货节”暨央视《大开眼界》栏目走进竹溪活动盛大开幕。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等媒体直播活动盛况。

●2017年1月24日,县委机关杂志社在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开设《竹溪年味》栏目,对全县人民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浓浓年味进行宣传报道。

●2017年2月3日,为反映全县欢乐文明的节日氛围和各行各业在新的一年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当中,奋力实现“开门红”的作法,县委机关杂志社旗下的《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微竹溪启动“记者‘走转改’,新春走基层”活动,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通过实地采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全县各行各业新年新愿望、新年新作为的新闻报道。

●2017年2月20日,为学习平利县“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谋划的思维、不甘落后的精神、勤勉务实的作风、争创精品的意识、勇于创新的胆识”六种精神,在全县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县委机关杂志社组织开展了“第三只眼看平利”大型新闻采访活动。重点围绕精准扶贫、工业经济、产业发展、城乡统筹、乡村旅游、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进行采访。

●2017年3月6日,县委机关杂志社、县旅游局联合桃源乡开展“桃源深处樱花开”有奖摄影活动。旨在以县委、县政府建设“湖北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和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以花为媒介的有奖摄影宣传效应助力全县乡村旅游发展。

●2017年3月9日,根据县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纪要(3)明确,“长江云·云上竹溪”移动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由县委机关杂志社负责承办。至此,县委机关杂志社已由昔日的一份报纸《今日竹溪》,发展到《今日竹溪》报纸,竹溪新闻网、老家网,竹溪新闻网官方微信微竹溪,云上竹溪等全媒体形态的“一报、两网、一微、一云”多元传播矩阵。

●2017年3月10日,郧西县新闻办一行来我单位学习考察新媒体融合发展经验作法。

2017年3月20日,老家网老家商城暨秦巴山片区“一县一品”电商实物体验馆建设正式启动。该馆依托老家网·老家商城打造全国首个精准扶贫公益性服务实体展馆,辐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是县委、县政府探索“电商+精准扶贫”的又一新途径。

●2017年4月1日,竹溪新闻网、老家网特联合竹溪县林业局举办“百里三廊”有奖摄影大赛活动,旨在以图片之美真实反映全县“三廊”建设面貌,展示“三廊”建设成果,助推“三廊”建设再掀高潮。

●2017年4月27日,我县第二届“百里景廊”旅游文化节暨泉溪石板河之旅活动在泉溪镇举行。活动当天,竹溪新闻网、老家网、微竹溪等并机现场直播,同时,推出活动掠影之一、之二、之三、之四。

●2017年4月29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竹溪新闻网、老家网、微竹溪策划推出《献礼五一·走近身边的劳动者》系列报道,记录劳动者的最美瞬间,赞美劳动者的平凡伟大,向广大劳动者点赞致敬。

●2017年5月1日,我县第二届“百里景廊”旅游文化节之“梨花村杯·最美丰溪”摄影大赛系列活动在丰溪镇举行。竹溪新闻网、老家网、微竹溪等并机现场直播,同时,推出活动掠影之一、之二、之三、之四。

●2017年5月10日,推出党风廉政宣教月专题,陆续报道各地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的动态、作法,以此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廉洁意识,提升党性修养。

●2017年5月15日,为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大力营造浓厚积极的舆论氛围,按照县委宣传部的部署和要求,《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微竹溪开设“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各项各业取得的不凡业绩系列报道。

●2017年6月9日,我县第二届百里果廊暨楠木文化旅游节活动在新洲举行,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并机直播活动盛况,并推出活动掠影系列报道。

●2017年6月23日,竹溪新闻网、微竹溪、《今日竹溪》、老家网开辟“建设美丽西关·百日攻坚”专栏,对我县重大民生工程西关街棚户区改造建设进展情况实时跟踪报道,号召各参建单位全力投入项目建设中,力求优质、按期完成任务。

●2017年6月30日,在第96个建党纪念日来临之际,竹溪新闻网、微竹溪、《今日竹溪》、老家网推出纪念建党96周年专题,报道全县各地各单位多种形式喜迎党的生日,为党献礼的动态作法。

●2017年6月30日,《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开设“精准扶贫故事汇”专栏,组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扶贫攻坚典型,激发全县上下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2017年6月30日,组织记者随县“六创办”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北环路部分路段、客运站、银行、医院等地,对创建文明城情况进行了暗访,并开设创文曝光台专栏,对“创文”未落实到位的单位、死角区域进行公开曝光。

●2017年7月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主办、中共竹溪县委协办的“家风家教与乡土文化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我县召开,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云上竹溪并机直播会议实况。同时,推出“家风家教与乡土文化生态建设”研讨会掠影系列报道。

●2017年7月18日,《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微竹溪、云上竹溪推出“‘六创’跟踪”专栏专题,跟踪报道记者曝光问题的整改情况,并推出首篇跟踪报道:《这些地方“容貌依旧”》,以此助推我县“六城联创”工作深入开展。

●2017年7月26日,我县迎来酷暑天气,县委机关杂志社组织记者深入火热一线,推出《高温下的劳动者》系列报道。

●2017年8月4日,县委机关杂志社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后,迅速反应,推出图解新闻:《图说竹溪打造全域景观、诗意田园中国候鸟旅居县》。

●2017年8月11日,十堰市开展“冲刺全国文明城·决战魅力中国城”网络投票电视网络直播活动。当晚6:15,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云上竹溪并机直播竹溪分会场活动盛况。

●2017年8月16日,县委机关杂志社开设《小微走“三廊”》专栏,展示我县“百里三廊”建设成果。

●2017年9月13日,县委机关杂志社主要负责人在精准扶贫帮扶村兵营镇顺风雨村走村入户时,经过深入调研,发现该村一原生态待开发的景点,并撰写了《石“破”天惊顺风雨 ——竹溪兵营顺风雨村惊现大型奇石景观》文章,以此帮助该村发展旅游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2017年9月18日,为宣传身边的典型,传递正能量,按照县委宣传部要求,《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微竹溪特推出《榜样的力量》专栏专题,陆续报道全县各行各业涌现出的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尊老爱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典型人物。

●2017年9月22日,2017中国竹溪首届游钓节暨“南水北调水源地杯”库钓邀请赛在新洲举行,当日,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云上竹溪并机直播活动盛况。

●2017年9月28日,县委机关杂志社策划推出了《竹“漆”物话》专栏,挖掘竹溪生漆的“前世今生”,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竹溪生漆、关注竹溪生漆、发展国漆。

●2017年9月29日,我县首届百里绿廊文化旅游节暨乡趣绿之恋首游式火热开启,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云上竹溪并机直播活动盛况。

●2017年9月30日,面对我县持续出现的强降雨恶劣天气,县委机关杂志社组织多路记者,深入抗灾救灾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并推出“记者在抗灾一线”专栏,反映全县广大干群积极行动、众志成城抗灾救灾的动态报道。

●2017年10月11日,竹溪新闻网、微竹溪、老家网、云上竹溪并机直播竹溪国漆循环产业研讨会实况。

●2017年10月11日,县委机关杂志社推出评论员文章《坚决打赢抗灾救灾攻坚战》,号召全县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坚决打赢抗灾救灾攻坚战。

●2017年10月19日,县委机关杂志社推出系列专题《喜迎十九大》,集中报道各地各单位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盛况,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实况。

●2017年11月5日,老家网老家商城暨秦巴山片区“一县一品”电商实物体验馆正式开馆。该馆是县委县政府依托老家网老家商城打造的全国首个精准扶贫公益性服务实体展馆,占地200余平方米,按照一县一品一馆一业的要求,馆内聚集了秦巴山片区内的豫、鄂、渝、川、陕、甘六省市76个县(市)的农特产品270余种,成为秦巴山片区农特产品走出大山的又一条“高速公路”。

●2017年11月5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市委书记张维国,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荣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慧莉,县委书记余世明,县长柯尊勇,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胡贤德等省、市、县领导莅临老家网老家商城暨秦巴山片区“一县一品”电商实物体验馆调研。

●2017年11月5日,老家网老家商城暨秦巴山片区“一县一品”电商实物体验馆引起央视关注,中央电视台《阳光大道》栏目组编导刘畅、黄大平亲临老家网老家商城暨秦巴山片区“一县一品”电商实物体验馆实地拍摄。

●2017年11月6日,在2017年全国地方新媒体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地市新闻网联盟第十届年会上,老家网荣膺“2017全国地方网络媒体最具创新力十强品牌”称号,微竹溪荣膺“2017全国地方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三十强品牌”称号。

 

光荣榜

2017年度好编辑好记者

姚鹏飞 杨 慧 李艳敏 姚 丽 郭元江

2017年度好新闻获奖名单

一等奖(4名)

标 题:《我们,在浴火中“华丽转身”--写在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之际》

作 者:唐 勇

标 题:《从“平利速度”,看他们的原生动力和后发之力是什么》

作 者:唐 勇

标 题:《春天里,向贫困决战——我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纪实》

作 者:余俊丽

标 题:《从精准扶贫的大手笔,看平利是如何借“扶”而“扬”的》

作 者:宋云云  

二等奖:(7名)

标 题:《从“老土”乘电商快车出山,看平利是如何“芝麻开门”的》

作 者:李艳敏

标 题:《小微走“三廊”汇湾篇:打造“贡茶特色小镇”建设“生态美丽乡村”》

作 者:杨 慧

标 题:《众多项目“砸地生花”,看平利是怎么撸起袖子加油干的》

作 者:杨 慧

标 题:《 绿“龙”起舞——百里绿廊建设纪略》

作 者:杨 慧

标 题:《刘俊高养兔记》

作 者:姚 丽

标 题:《 大棚里的“绿色梦”》

作 者:宋云云

标 题:《精准发力拔穷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纪略》

作 者:姚鹏飞

三等奖:(4名)

标 题:《一“网”情深》

作 者:李艳敏

标 题:《夫妻合奏“脱贫曲”》

作 者:郭元江

标 题:《老家商城信息服务探索社群电商扶贫新模式》

作 者:张 勇

标 题:《高温下的劳动者:建筑工人》

作 者:於 灏

2017年度好策划获奖名单

一等奖:(1名)

策划专题:《第三只眼看平利》

策划人:刘安西

二等奖:(2名)

策划专题:《记者在抗灾一线》

策划人:唐 勇

策划专题:《街头采访:2017新年新愿望》

策划人:余俊丽

三等奖:(3名) 

策划专题:《竹“漆”物话》

策划人:刘安西

策划专题:《记者走“三廊”》

策划人:刘安西

策划专题:《竹溪年味》

策划人:唐 勇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